大平台性能优化,提高平台写入数据库的另一种思路——阿雪技术观——未来之窗跨平台架构

一、平台卡顿

平台卡顿主要原因是数据库写入速度缓慢。当大量数据需要同时写入数据库时,由于数据库的性能限制、索引设置不合理、硬件资源不足(如内存、磁盘 I/O 性能)或写入操作的复杂性(如复杂的事务处理、大量的关联操作),导致写入过程耗时较长,从而影响了整个平台的响应速度,造成卡顿现象

二、优化代码,传统方式

在传统方式中,在插入数据前先检测数据是否存在,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 额外的查询开销:执行检测操作需要向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这增加了数据库的负担和响应时间,特别是在高并发环境下,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2. 并发问题:在多线程或多进程并发环境中,可能会出现两个检测操作几乎同时进行,都认为数据不存在,然后都进行插入,导致数据重复。

  3. 降低并发性能:由于检测和插入操作不是原子性的,可能会导致锁竞争和阻塞,降低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4. 复杂的逻辑处理:需要额外编写和维护检测的逻辑代码,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

  5. 可能的不一致性:如果在检测到不存在和实际插入之间,有其他操作插入了相同的数据,可能会导致不一致的结果。

  6. 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频繁的检测操作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缓存的命中率,降低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三、改变实现思路,数据库约束

采用数据库约束来防止数据重复具有以下优势:

  1. 数据一致性保证:数据库约束由数据库系统自身强制实施,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了应用程序逻辑中的潜在漏洞导致的数据重复。

  2. 性能优化:数据库在处理约束时通常进行了优化,相比在应用层进行重复检测和处理,效率更高,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

  3. 简化应用逻辑:将数据重复的检查和处理交给数据库,减轻了应用程序的负担,使应用代码更简洁,专注于核心业务逻辑。

  4. 原子性操作:数据库约束的执行通常是原子性的,能够避免并发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中间状态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5. 自动处理:无需在应用程序的每次插入操作中都编写重复检查的代码,减少了代码量和出错的可能性。

  6. 数据库级别的完整性:有助于维护整个数据库的完整性,不仅在当前操作中,还包括与其他相关表和数据的关系。

  7. 易于管理和维护:一旦在数据库中定义了约束,其管理和维护相对集中和简单,不需要在多个应用程序模块中分别处理。

四、插入数据单条改为批量

五、查看结果

六、阿雪技术观

阿雪的技术观强调,在进行数据优化时,关键在于实现思路的融会贯通。各方应相互理解,以促进共同进步。

相关推荐
Wgllss15 分钟前
Android图片处理:多合一,多张生成视频,裁剪,放大缩小,滤镜色调,饱和度,亮度调整
android·架构·android jetpack
QD.Joker37 分钟前
Django ORM 定义模型
数据库·django
东边有耳1 小时前
银行外汇业务(一)
架构·产品·设计
声声codeGrandMaster2 小时前
django之数据的翻页和搜索功能
数据库·后端·python·mysql·django
爱码驱动2 小时前
MySQL快速入门篇---库的操作
数据库·mysql
HackerKevn2 小时前
【上海大学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数据库的C/S模式部署
数据库·mysql
GreatSQL2 小时前
Java程序使用预处理语句的性能提升
数据库
xxy!2 小时前
Redis的数据持久化是怎么做的?
数据库·redis·缓存
Anarkh_Lee2 小时前
Neo4j社区版在win下安装教程(非docker环境)
运维·数据库·windows
HWL56793 小时前
MongoDB常用命令
数据库·sql·mongo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