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表数据结构:
概念:
将列表中相互连接的节点不连续的存储在内存中。与数据不同,我们无法再恒定时间内访问任何元组,如果遍历所有则花费时间与元素总数n成正比。插入和删除1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链表中每个块成为一个节点 ,每个节点有两个字段,一个存储数据,另一个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链接字段)。
特点:
(1) 每个节点由2个字段构成,1个存储数据,另1个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
(2) 下一个节点的名称与上一个节点的link一致。
(3)存整数型的数组(array)占4字节,而链表因存储地址故所需8字节。对于大量数据,链表比数组所需的内存要小,原因是数组要预留很多空的内存空间。
C语言中表述
(1)逻辑代码------插入第1个节点
cpp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 用于存储数据
struct Node* link; //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Node;
//(1) 创建指针
Node* A; //声明指向节点的指针 A
A = NULL; //最初列表为空,指针 A 不指向任何位置
//(2) 插入节点。用malloc函数创建内存块,参数是内存块所需字节数
Node* temp = (Node*)malloc(sizeof(Node));
//说明:malloc返回void指针,该指针为我们提供分配的内存块地址
//说明:我们把它保存在名为temp的变量里,最后需要类型转换(由于返回void指针)
//(4) 把数据写入该节点,并调整链接。
#if 0
(*temp).data = 2;
//说明:向 A 写入地址,以及调整新创建节点的链接字段。为此必须解引用指针(也就是刚创建的变量temp)。
//说明:变量前加"*"可解引用并可以修改地址的值(也就是内容)。
(*temp).link = NULL;
//说明:我们这个临时变量temp指向这个节点,此时这个节点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节点,所以链接不是是NULL
#else
temp->data = 2;
temp->link = NULL;
#endif
A = temp;
//说明:把新创建节点的地址写入 A
//说明:temp事实用来暂时存储节点地址,一旦链接调整完成,temp就可用于其他目的
(2)逻辑代码------遍历后再链表最后插入第1个节点
cpp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link;
} Node;
//(1) 创建指针
Node* A;
A = NULL;
//(2) 构建第1个节点,并写入数据和地址
Node* temp = (Node*)malloc(sizeof(Node));
temp->data = 2;
temp->link = NULL;
//(3)把新节点的地址写入原本为NULL的此前尾节点的link
A = temp;
//(4)遍历节点地址后,插入新节点
Node* temp1 = A;
while(temp1->link != NULL){ //用最后一个节点地址为空,作为判断
temp1 = temp1->link;
}
//(5)创建新节点,并在新节点内写入数据
Node* newtemp = (Node*)malloc(sizeof(Node));
newtemp->link = NULL;
newtemp->data = 3;
//(6)把新节点的地址写入原本为NULL的此前尾节点的link
temp1->link = newtemp;
截图参考来自,很好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