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层协议UDP

文章目录

  • [1. 再谈端口号](#1. 再谈端口号)
  • [2. UDP协议](#2. UDP协议)
    • [2.1 UDP协议端格式](#2.1 UDP协议端格式)
    • [2.2 UDP特点](#2.2 UDP特点)
    • [2.3 UDP 的缓冲区](#2.3 UDP 的缓冲区)
    • [2.4 基于 UDP 的应用层协议](#2.4 基于 UDP 的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主要负责: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1. 再谈端口号

端口号标识了一个主机上进行通信的不同的应用程序,如下图:

为了解决将数据传给哪个应用程序处理的问题,在上图所示的数据中,一定包含了一个协议报头,报头中有端口号,指明将数据转发给哪个具体的服务。

在 TCP/IP 协议中, 用 "源 IP""源端口号""目的 IP", "目的端口号""协议号" 这样一个五元组来标识一个通信(可以通过 netstat -n 查看);

端口号范围划分:

  • 0 - 1023: 知名端口号,HTTP、FTP、SSH 等这些广为使用的应用层协议,他们的端口号都是固定的
  • 1024 - 65535: 操作系统动态分配的端口号。 客户端程序的端口号,就是由操作系统从这个范围分配的

认识知名端口号:

有些服务器是非常常用的,为了使用方便, 人们约定一些常用的服务器,都是用以下这些固定的端口号:

  • ssh 服务器, 使用 22 端口
  • ftp 服务器, 使用 21 端口
  • telnet 服务器, 使用 23 端口
  • http 服务器, 使用 80 端口
  • https 服务器, 使用 443

可使用cat /etc/services 命令查看知名端口号

2. UDP协议

2.1 UDP协议端格式

我们知道,协议其实在操作系统中,就是struct或class

添加协议报头就是把结构体对象和上层传递来的数据拷贝合并起来(封装)。

上图就是UDP协议的格式

那UDP是如何解包的呢?又是如何分用的呢?

  • 解包:因为UDP的报头是固定长度的,得到以后,直接读取前8个字节,剩下的就是有效载荷。
  • 分用:根据16位的目的端口号,去系统中查找进程,看哪个进程绑定了该端口号,然后将报文转给进程。
    这也证明了为什么我们之前写的UDP端口号为int16_t类型的,因为操作系统报头协议中规定的是16位。

由于UDP是面向数据报的,那怎么确定报文的完整性呢?

  • 16 位UDP 长度(协议中的自描述字段) ,表示整个数据报(UDP 首部+UDP 数据)的最大长度;
    • 先读取报头,根据报头中16位UDP长度,使用UDP长度- 8,剩下的就是有效载荷的长度。
  • 16位UDP检验和:虽然UDP不保证报文的可靠性,但UDP要保证交给上层的数据是合法、正确的;所以如果校验和出错,就会直接丢弃报文;

下图是linux源码中UDP协议的报头:

2.2 UDP特点

UDP 传输的过程类似于寄信

  • 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 IP 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连接;
  • 不可靠: 没有确认机制,没有重传机制;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UDP 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 面向数据报: 不能够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

面向数据报:

应用层交给 UDP 多长的报文, UDP 原样发送, 既不会拆分,也不会合并

  • 例如用 UDP 传输 100 个字节的数据:
    如果发送端调用一次 sendto,发送100个字节,那么接收端也必须调用对应的一次 recvfrom,接收 100 个字节;而不能循环调用 10 次 recvfrom,每次接收 10 个字节 (即收发次数对应)

2.3 UDP 的缓冲区

  • UDP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送缓冲区,因为它不保证可靠性;你把数据交给UDP,其处理后调用 sendto 会直接交给内核,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续的传输动作;
  • UDP 具有接收缓冲区, 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不能保证收到的 UDP 报的顺序和发送 UDP 报的顺序一致; 如果缓冲区满了,再到达的 UDP 数据就会被丢弃

UDP 的 socket 既能读,也能写,这个概念叫做全双工

UDP 使用注意事项:

我们注意到, UDP 协议首部中有一个 16 位的最大长度。也就是说一个 UDP 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216即 64KB(包含 UDP 首部)。

然而 64K 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如果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超过 64K,就需要在应用层手动的分包, 多次发送, 并在接收端手动拼装;

2.4 基于 UDP 的应用层协议

  • NFS: 网络文件系统
  •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BOOTP: 启动协议(用于无盘设备启动)
  • DNS: 域名解析协议
相关推荐
Stark-C22 分钟前
7400MB/s&5050TBW完美结合,全新希捷酷玩530R SSD体验评测
服务器·网络·数据库
00后程序员张28 分钟前
做 iOS 调试时,我尝试了 5 款抓包工具
websocket·网络协议·tcp/ip·http·网络安全·https·udp
猴子请来的逗比48944 分钟前
http重新为https
网络协议·学习·http·https
wang09071 小时前
网络协议之DHCP和PXE分析
网络·arm开发·网络协议
疯狂的代M夫1 小时前
Tcp 通信简单demo思路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hgdlip1 小时前
位置权限关掉还能看到IP属地吗?全面解析定位与IP的关系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XY.散人2 小时前
初识Linux · 传输层协议TCP · 上
linux·网络·tcp/ip
Yungoal2 小时前
Wireshark抓账号密码
网络协议·安全·ssl
白总Server2 小时前
Golang领域Beego框架的中间件开发实战
服务器·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udp·go·ssl
YX1414 小时前
端口安全配置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