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入门】初学计算机网络(九)

目录

1.令牌传递协议

[2. 局域网&IEEE802](#2. 局域网&IEEE802)

[2.1 局域网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2.1 局域网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3. 以太网&IEEE802.3](#3. 以太网&IEEE802.3)

[3.1 MAC层标准](#3.1 MAC层标准)

[3.1.1 以太网V2标准](#3.1.1 以太网V2标准)

[​编辑 3.2 单播广播](#编辑 3.2 单播广播)

[3.3 冲突域广播域](#3.3 冲突域广播域)

[4. 虚拟局域网VLAN](#4. 虚拟局域网VLAN)


1.令牌传递协议

先回顾一下令牌环网技术,多个主机形成一个总线型架构,只有持有令牌的主机才能发送数据,一定程度减少了信道争用的问题。当主机接收到信息之后,确认接收地址就是本机,修改里面"已接收"字段,改成true。继续向下传递。

每台设备获得令牌的时候只能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要把令牌传递给下一个设备,想要继续发送数据, 只能再轮一圈。

MAU,负责令牌环网的搭建。令牌环网时候负载较高的网络,没有冲突,效率高。

2. 局域网&IEEE802

2.1 局域网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局域网特点:

①覆盖较小的地理范围。

②较低的时延和误码率。

③局域网内的各节点之间以帧为单位传输。

④支持单播、广播、多播。单播是一对一;广播是一对全部;多播是一对多。

有线局域网

同轴电缆以太网:

①使用总线型架构;②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③使用CSMA CD协议。

集线器双绞线以太网

①物理上看起来是星型拓扑结构,逻辑上其实是总线型的拓扑结构。

②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只有在双绞线的两端可以进行连接,通过集线器将范围扩大。

③使用CSMA CD协议来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交换机双绞线以太网

①使用交换机构成的结构无论从物理上还是逻辑上都是星型拓扑结果。

②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只有在双绞线的两端可以进行连接,通过交换机将范围扩大。

③半双工使用CSMA CD争抢信道;全双工不需要用协议,因为两条信道。

光纤以太网

①点对点传输。(需要经过集线器\中继器\交换机,不会直接连接终端节点)。

②光纤介质。

③无协议,两条光纤实现全双工通信。

无线局域网(WIFI/IEEE802.11)

①IEEE802.11定义为星型架构(一台接入点AP,N台移动设备)。

②无线介质。

③CSMA CA协议防止电磁干扰。

以太网适配器(网卡)

①ROM存MAC地址。

②RAM存帧缓冲。

3. 以太网&IEEE802.3

交换机连接的终端节点默认支持全双工。

3.1 MAC层标准

3.1.1 以太网V2标准

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概念,所以集线器不存在MAC地址。

3.2 单播广播

3.3 冲突域广播域

冲突域看集线器的个数,集线器是无脑转发,交换机隔离冲突域;广播域看交换机的个数,当交换机收到广播帧,就会每个端口转发,此时路由器隔离广播域。

4. 虚拟局域网VLAN

大型局域网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所有的信道被广播帧占满,就是广播风暴。

②特殊节点会暴露从而受到攻击。

解决方案

①将敏感节点设置成同一个VLAN,其他节点设置成另外一个VLAN。这样彼此就是不可见的。根据VID和接口进行绑定;缺点就是换了一个接口就得重新分组。

②MAC地址和VID绑定

③IP和VID绑定,可以让主机跨越路由器组网。

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使用802.1Q帧:相交于以太网帧多了四个字节来存储VID

相关推荐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12 分钟前
[嵌入式系统-146]:五次工业革命对应的机器人形态的演进、主要功能的演进以及操作系统的演进
前端·网络·人工智能·嵌入式硬件·机器人
2301_7931679917 分钟前
网络基础总结
运维·网络·hcia
西***634737 分钟前
从信号处理到智能协同:高清混合矩阵全链路技术拆解,分布式系统十大趋势抢先看
网络·分布式·矩阵
小鹏linux1 小时前
用wireshark进行手机app抓包教程-2025最新
网络·测试工具·wireshark
alex1001 小时前
API安全漏洞详解:Broken Function Level Authorization (BFLA) 的威胁与防御
网络·安全
夜白宋1 小时前
【网络代理相关知识】
网络
bkspiderx2 小时前
Linux网络与路由配置完全指南
linux·运维·网络·c++
海特伟业4 小时前
医院数字IP广播系统:基于内部局域网的分布式数字化医院IP广播
网络·音频
代码哈士奇4 小时前
使用仓颉开发一个简单的http服务
网络·网络协议·http·仓颉
Jayyih4 小时前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网络·tcp/ip·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