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释 HTTP 中的状态码,常见的状态码有哪些?

一、HTTP状态码基础概念

HTTP状态码是服务器对客户端请求的三位数字响应标识,由RFC 7231等规范定义。

其核心作用是快速传递请求处理结果,帮助开发者定位问题。状态码按首字母分为五类:

  • 1xx:信息性响应(如100 Continue)
  • 2xx:成功响应(如200 OK)
  • 3xx:重定向(如301/302)
  • 4xx:客户端错误(如404 Not Found)
  • 5xx:服务器错误(如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二、高频状态码解析与代码示例
1. 2xx系列(成功)
  • 200 OK

    // 典型GET请求成功处理
    fetch('/api/data')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ok) { // 隐式检查200-299状态码
    return response.json()
    }
    throw new Error(HTTP error! status: ${response.status})
    })

建议:前端需明确区分数据为空(返回200+空数组)与错误场景,避免将业务逻辑错误混用HTTP状态码。

  • 201 Created

    // 资源创建成功(如提交表单)
    fetch('/api/users', {
    method: 'POST',
    body: JSON.stringify({ name: 'John' })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1) {
    const newUserUrl = response.headers.get('Location') // 获取新资源地址
    }
    })

注意点 :需配合Location头实现资源定位,适用于RESTful API设计。

2. 3xx系列(重定向)
  • 301 Moved Permanently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new-domain.com">

陷阱:SPA应用慎用服务端301,可能导致路由系统失效,应在前端路由层处理永久跳转。

  • 304 Not Modified

    // 缓存验证请求
    fetch('/api/data', {
    headers: {
    'If-Modified-Since': 'Wed, 05 Mar 2025 00:00:00 GMT'
    }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304) {
    // 使用本地缓存数据
    }
    })

优化 :配合ETagLast-Modified实现精准缓存控制,减少带宽消耗。

3. 4xx系列(客户端错误)
  • 400 Bad Request

    // 表单验证失败处理
    try {
    await submitForm()
    } catch (error) {
    if (error.response?.status === 400) {
    const { details } = error.response.data // 展示具体错误字段
    highlightInvalidFields(details)
    }
    }

建议:后端需返回结构化错误详情(如JSON Schema验证结果),前端避免仅展示通用错误提示。

  • 401 Unauthorized

    // Token过期自动刷新方案
    const request = async (url) => {
    let res = await fetch(url)
    if (res.status === 401) {
    await refreshToken()
    res = await fetch(url) // 重试请求
    }
    return res
    }

安全实践 :避免将WWW-Authenticate头暴露给前端,防止XSS攻击获取敏感信息。

4. 5xx系列(服务器错误)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 服务降级策略
    try {
    return await fetchApi()
    } catch (error) {
    if (error.response?.status === 503) {
    showFallbackUI() // 显示备用内容
    logToSentry(error) // 错误监控
    }
    }

容灾设计:前端需实现自动重试机制(如指数退避算法),配合全局Loading状态避免用户重复提交。

三、开发陷阱与最佳实践
  1. 状态码混用反模式

    // 错误示例:用200包装业务错误
    // 后端返回
    HTTP/1.1 200 OK
    {"code": 500, "message": "Internal Error"}

    // 正确做法:直接返回5xx状态码
    HTTP/1.1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理由:破坏HTTP语义,导致监控系统失效,增加前端错误处理复杂度。

  1. 重定向的正确姿势

    // POST请求后应使用303而非302
    // 服务端设置
    res.status(303).set('Location', '/success')

    // 前端处理
    if (response.status === 303) {
    window.location = '/success' // 强制GET跳转
    }

原理:302默认保持原请求方法,可能导致POST重复提交。

  1. API限流通知

    // 429状态码处理
    const retryAfter = response.headers.get('Retry-After') || 60
    setTimeout(() => retryRequest(), retryAfter * 1000)

扩展 :可配合X-RateLimit-*头实现更精细的限流提示。

四、调试与监控
  1. Network面板过滤

    Chrome开发者工具中可通过status-code:200等过滤器快速定位特定请求。

  2. 错误埋点设计

    window.addEventListener('unhandledrejection', event => {
    if (event.reason?.status) {
    trackError(HTTP_${event.reason.status})
    }
    })

  3. HAR文件分析
    导出请求瀑布流文件,结合自动化工具统计状态码分布,识别异常模式。


总结

理解HTTP状态码的语义边界是区分初级与高级开发者的关键能力。建议:

  1. 严格遵循RFC规范定义的状态语义
  2. 建立前后端状态码对照表,统一错误处理范式
  3. 在网关层拦截非法状态码,避免污染监控数据
  4. 设计可降级的错误处理中间件(如axios拦截器)

更多状态码细节可参考MDN文档或RFC 7231规范

相关推荐
洋葱圈儿6661 小时前
nat静态地址转化
网络·智能路由器
OPTree4121 小时前
H3C网络设备 实验三: 搭建两个局域网,使两个局域网相互通信(路由器,自动分配ip,DHCP协议)
网络·tcp/ip·智能路由器
WTCLLB1 小时前
netgear r6220 路由器,刷openwrt后,系统备份还原
linux·网络·智能路由器·openwrt
做运维的阿瑞3 小时前
Linux系统性能监控与故障定位实战:CPU/内存/I/O/网络
linux·运维·网络
CiLerLinux3 小时前
第五十二章 ESP32S3 UDP 实验
网络·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网络协议·udp
切糕师学AI3 小时前
P2P技术
网络·网络协议·p2p
尤利乌斯.X4 小时前
复杂网络仿真从入门到精通:0 学习路线
网络·学习·matlab·仿真·复杂网络
Chandler246 小时前
一图掌握 网络协议 核心要点
网络协议·tcp/ip·计算机网络·http
JJJJ_iii6 小时前
【深度学习03】神经网络基本骨架、卷积、池化、非线性激活、线性层、搭建网络
网络·人工智能·pytorch·笔记·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海阳宜家电脑6 小时前
SQL Server连接字符串
服务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