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换机
- 传输层:数据段 传输层的协议 tcp udp
- 网络层 :数据包 网络层的协议 路由器原理
-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 数据帧的格式:前导码 帧起始界定符 源目mac type data 帧校验位
- 网络设备:(根据表格转发)
路由器: 路由表
交换机: mac地址表
1.1 交换机的功能:
1.学习:自动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
2.转发: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
3.查询:如果mac表项中找不到目的mac地址就会广播查询
4.刷新:每隔一段时间会将表项清除
1.2 命令行的使用
- 用户视图:只能查询 不可以修改 <> 权:限受限制 ,不可以修改配置
- 系统视图:可以查询可以修改 [ ] 可以修改配置
- 接口模式:进入接口 配置IP地址
- 用户视图 ( < > ) --------> 系统试图 ( [ ] )
sys
- 系统视图 --------->用户视图
q
- 系统视图 ------>接口模式
- int 接口
- int e0/0/0
- int g0/0/0
? | 查询命令 |
---|---|
Tab | 可以补全命令 |
命令 | 作用 |
---|---|
sys | 进入系统视图 |
int 接口 | 进入接口视图 |
q | 退出 |
dis cu | 查看当前所有的配置 |
dis th | 在接口模式下看接口的配置 |
save | 保存配置 |
dis saved-configuration | 当前保存的配置 |
sys 进入系统视图 sys 名字 | 修改机器的名字 |
dis int e0/0/1 或者 dis int g0/0/1 | 查看接口的信息 |
u t m | 关闭提示信息 |
undo 原命令 | 取消配置 |
clear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e0/0/1 | 清空接口 e0/0/1的配置包括默认配置(不建议用) |
ip address 192.168.1.1 24 | 在接口模式下给接口配置ip地址 |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在接口模式下给接口配置ip地址 |
ctrl + u | 清空 |
2. 网络层的作用
网络层的主要作用就是网络选择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3. 网络层的数据包格式
- 版本 (4位): IP协议版本,并且双方必须使用相同版本。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是ipv4,标识为0100。
- 首部长度 (4位):IP数据包头最短为20字节其长度可变,具体长度取决于选项字段长度。
- 服务优先级(8 位) :当系统资源当前资源有限时,为了保证高优先级的服务能够正常运行,保障服务,需要降低一些非核心服务,释放部分资源占用。
- 总长度(16位) : 包括首部长度和数据部分长度
- 标识符(16位) :用来确定数据是否来源于同一资源
- 标志(3位):与标识符一起传递,作用是该资源不用分片或者是该资源的最后一个分片(该数据包是否传完)。
- 段位偏移量(13位) :重新组合数据,数据离起点的距离
- ttl(8位):生命周期该字段用于表示IP数据包的生命周期,主要用于防止数据信息在网络中无限循环转发下去。
- 首部校验和 (16位): 和mac网卡的校验作用类似,检验首部校验和前面字段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该数据会被丢弃。
- 协议号(8位):用于指示ip数据包被封装在上层哪个协议里面,TCP协议号为6,UDP的协议号为17,ICMP的协议号为1。
- 源ip(32位):源ip地址,表示发送端的IP地址。
- 目的ip(32位):目的ip地址,表示接收端的ip地址。
- 可选项(大小不固定):可以固定不能访问的网页,创建数据包的时间
4. icmp补充协议
检查通信是否双向,最终的体现形式就是:ping。
4.1 ping
ping -t 一直ping ping -w 超时等待时间 ping -n 数字 指定ping包的个数
网络波动 偶然丢一两个包 ping不通 没有一个数据
4.2 tracert
一种用于网络诊断的工具。
4.3 icmp
- type8 code0 请求包
- type0 code0 回复包
- 3 3 3 1 3 2 11 0
5. ARP协议
1 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
2 检测ip地址是否冲突 无故arp 免费 ip
ip地址 或者 域名
mac头部 + ip头部 + tcp头部 + data
6. linux
/ 根文件夹
cd 切到指定文件夹
bin: 存放命令的
etc:存放系统相关的配置文件,和一些软件的配置文件
局部优先
全局不优先
root家目录
涉及到网络传输:端口号
不涉及到网络传输:pid号
以根为起点为绝对路径
以当前目录为起点相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