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Python 技巧,让你秒变大神

1. 不需要的变量:Python界的"隐形风火轮"

在Python中,有一个神奇的存在------下划线_。它就像哪吒的风火轮一样,看似无用实则强大!你知道吗?这个小家伙能让你的代码瞬间变得高大上。

比如,在这段代码中:

python 复制代码
full_name = "孙_悟_空"
first_name, _, last_name = full_name.partition('_')

中间的_就是个"占位符",根本没人在意它的存在。它就像哪吒隐藏在闹海中的小秘密,虽然看不见,但关键时刻能让你避免命名冲突的尴尬。

2. 循环变量:Python的"无用之用"

有时候我们写循环代码,特别是只需要迭代次数的时候,变量名就显得特别多余。比如:

python 复制代码
for x in range(10):
    print(x)

这里的x就像哪吒的"无用"兵器,根本没人在意它的值。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下划线来代替:

python 复制代码
for _ in range(10):
    print("循环中")

这样不仅代码更简洁,还能避免潜在的命名冲突问题。是不是很酷?

3. 让长数字变得"好看"又"好读"

你可能得数好一会儿才能明白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

134578920

你已经习惯了像下面这样阅读数字:

13,45,78,920 --- 对于印度数字系统

或者 134,578,920。

你可以在写Python代码时实现类似的效果。看,Python是怎么做到的:

python 复制代码
num = 134578920
print(f"{num:,}")

输出结果为:134,578,920

如果你想在打印时也保持同样的格式,可以使用f-strings

比如:

python 复制代码
num = 134578920
print(f"数字是:{num:,}")

这样你就可以轻松实现"一键美化"啦!

4. REPL中的"法宝"------下划线技巧

如果你经常使用Python的REPL(交互式解释器),并且每次都要创建变量来存储每一个输入表达式的值,那这个小窍门绝对能让你省心不少。

在REPL中,_ 这个特殊变量会保存上一次计算的结果。就像"太乙真人的法器"一样,自动帮你记住最后一次的"道果":

比如:

python 复制代码
>>> 1 + 2
3
>>> _
3

5. 下划线的"坑"与"用"

_ 这个变量我们之前已经见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变量名,并不会对解释器造成任何影响。所以严格来说,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合法的变量来使用。

但强烈建议你不要这么做!除非你想像"申公豹"一样被别人嘲笑。尤其是在别人的代码库中,如果随意修改或使用_作为变量名,可能会让其他人"抓狂"。


Don't 用C/C++/Java的思维模式来写Python代码

相信很多开发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用C/C++/Java的思维模式来写Python代码。这就好比用哪吒的兵器(火尖枪)去对付一只温顺的小白兔------完全大材小用了!Python的魅力在于它简洁优雅的语法和强大的内置功能,就像哪吒闹海时使用的风火轮,让你事半功倍。

相关推荐
engchina13 分钟前
Python PDF处理库深度对比:PyMuPDF、pypdfium2、pdfplumber、pdfminer的关系与区别
开发语言·python·pdf
Lo-Y-eH20 分钟前
Openpyxl:Python操作Excel的利器
python·excel
DAWN_T1726 分钟前
Transforms
pytorch·python·机器学习·jupyter·pycharm
一百天成为python专家38 分钟前
python库之jieba 库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pycharm·python3.11
27669582921 小时前
tiktok 弹幕 逆向分析
java·python·tiktok·tiktok弹幕·tiktok弹幕逆向分析·a-bogus·x-gnarly
cylat1 小时前
Day59 经典时序预测模型3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嘉恩督1 小时前
视频人脸处理——人脸面部动作提取
python·音视频
WJ.Polar1 小时前
Python数据容器-集合set
开发语言·python
smppbzyc2 小时前
2025年亚太杯(中文赛项)数学建模B题【疾病的预测与大数据分析】原创论文讲解(含完整python代码)
python·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竞赛·亚太杯数学建模·亚太杯
xiaocainiao8812 小时前
Python 实战:构建可扩展的命令行插件引擎
开发语言·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