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远古时期就不提了,什么用缩放之类的适配移动端。
目前最流行的适配移动端的方式是使用rem。
rem适配移动端的原理在于,1rem = 根元素字体大小。
比如默认情况下,1rem = 16px。
为什么使用rem
先说说流程。
UI给出切图,比如设计稿以750px为宽度。
但是移动端存在各种大小的手机屏幕。
有375的iphone6,有393的pixel 5,500多的平板。
那么如何适配不同的屏幕呢。
那么答案当然是百分比。
比如在任何手机上,我的按钮就是50%的宽度,这样看起来就一致了。假如写死为px,那么这个手机上很宽,那个手机上很窄,布局上会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然而百分比自然是不能直接用的,因为所有的html元素并不是都处于body中,他们的百分比是基于父容器的。
因此排除百分比的方案。
我们有两个目的:
- 适配不同的屏幕,不同屏幕上呈现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比例。
- 开发时要尽可能简单,最好能直接用设计稿上面的数值进行开发。
此处省略过程,总之人们想到了rem的方案,rem基于根元素字体大小而拥有不同的大小。那么开发时统一使用rem(毕竟服务器上只有一套代码),而根据不同设备动态设定根元素的字体大小,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方案
网易方案
我们想要的是同样的比例,因此下面所说的px都是设计稿中的px(实际上是一个比例)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设计稿的事情吗。
为了便于开发,我最希望的就是直接把rem和px画个等号,这样就不需要进行换算之类的了。
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设定根元素字体的大小,使得开发时尽可能地减少换算的难度。
然而这样是行不通的。比如谷歌浏览器上,字体最小的大小为12px。
假设在750px的屏幕上,我们需要根字体的大小为1px,这样设置会失败(同理10px也不行)。那么换成100倍呢,1rem = 100px? 曾经的网易使用的就是这套方案,1rem = 100px。
假如500px的宽度,则750px的设计稿,那么我们可以换算一下。
因此设置这个值为rem的值。
-
在设计稿中,为了方便换算,我们需要1rem = 100px。
-
我们希望7.5rem = 设计稿中的750px = 100%的宽度
使用等价替换后,此时我们可以忘记750了
500px/7.5 = 66.666667px
由于设计稿的大小不尽相同,因此可以给出一个公式用于计算。
1rem = 实际宽度/设计稿的百分之一
。
比如1rem = 500/7.5。
淘宝方案
淘宝方案没什么好说的,我只说结果吧。
10rem = 100%宽度。
存在插件,编写时使用px,到运行时会变成rem。
比较
网易方案中,不变的是,1rem = 设计稿中100px(实际应用中这是一个比例),因此我们需要算出这个比例在实际的视口宽度中是多大。
淘宝方案中,不变的是,10rem = 100%宽度。视口宽度/10就行了。
那些比较专业的对比我也不提了,给你截个图
网易换成淘宝的方案了。
为什么使用rem
你可能发现了,我并没有回答前面为什么使用rem的问题。
因为我也很疑惑。
- 使用rem的年代,css3还没出来,不存在vw和vmin的新单位。
- rem这套方案已经沿用多年,是最稳定的一套移动端适配的方案,拥有众多插件支持。
新的方案
因此,现在如果做移动端适配,完全可以使用vmin作为单位,而不是rem,B站就是这么做的。
vw和vmin
移动端上存在一个问题,用户有可能会旋转屏幕,而vw始终是宽度的1%。这就导致一个元素如果设置为vw单位,那么当他由竖屏转向横屏时,大小会发生改变。
具体可以看b站的这个tab栏,假如使用vw,那么即使是在横屏的时候,tab栏依旧还是那么几个tab(不会因为宽度变宽了就变多了)。
因此可以看出,vmin的意义在于:
- 在不同设备上保持相同的比例(竖屏时)。
- 横屏时,元素拥有和竖屏时相同的大小。
又像是百分比,又像是固定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