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相关的知识总结1

1.设备可以通过以太网电缆(如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交换机也通过以太网电缆连接到路由器。但是如果距离过远,比如跨国路由器如何连接?

1.专用通信线路(如 MPLS、光纤专线):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专用线路(如 MPLS、国际光纤专线),在跨国路由器之间建立点对点的高速、低延迟连接。这些线路通常提供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适合传输关键业务数据。

2.卫星通信 :通过卫星链路连接跨国路由器,利用卫星信号覆盖广的特点,突破地理限制。

3.VPN(虚拟专用网络)与云服务:通过 VPN 隧道在公共互联网上建立加密的虚拟专用连接,跨国路由器之间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但通过加密保证安全性。

4.点对点无线网桥(长距离无线传输):在跨国路由器之间部署长距离无线网桥设备,通过无线电波或激光传输数据,覆盖数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

2.既然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路由器,为什么还需要交换机?

1.扩展端口数量:普通路由器的LAN端口只有4~8个,无法满足企业或大型网络。

2.提升局域网性能:路由器需要处理跨网络通信(NAT、路由表查询),若同时承担局域网内设备间通信,性能可能成为瓶颈;交换机专为局域网设计,通过硬件 ASIC(专用集成电路)实现线速转发,延迟极低,且支持全双工通信,避免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

3.优化广播域管理:路由器每个接口属于不同广播域,能隔离广播流量(如 ARP 请求);交换机默认所有端口在同一广播域,但可通过 VLAN 划分广播域。

功能/特性 路由器 交换机
工作层级 网络层(OSI 第3层) 数据链路层(OSI 第2层)
核心功能 跨网络通信、NAT、防火墙、路由决策 局域网内设备互联、MAC地址转发
端口数量 通常4-8个(家用) 可扩展(24/48口,企业级)
广播域管理 隔离广播域(每个接口独立) 默认共享广播域(支持VLAN划分)
典型场景 家庭宽带、企业网络边界 企业内网、数据中心服务器互联

3. 手机连接基站,或者wifi是不是意味着没有mac地址?直接使用ip地址?

手机连接基站或Wi-Fi时,依然有MAC地址。MAC地址是设备网络接口的唯一硬件标识符,用于在局域网中标识设备。手机连接网络时,无论是通过基站的移动网络还是Wi-Fi网络,MAC地址都在底层网络通信中发挥作用,比如在Wi-Fi网络中,无线路由器通过MAC地址来识别和管理连接的设备。在移动网络中,基站也会利用MAC地址等信息来管理手机设备的连接和通信。同时,手机也会被分配IP地址,用于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和寻址,IP地址主要用于网络层的路由和数据包转发,与MAC地址共同协作以实现网络通信。

4.多台手机同时向基站发数据,不会冲突吗?为什么wifi技术需要使用CSMA/CA和ack不使用频分复用等方式而移动网络相反呢?

在多台设备接入基站时,Wi-Fi 技术主要通过 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 冲突避免)机制和链路层 ACK(确认应答)来避免和处理冲突;而移动网络(如 4G/5G)接入基站时,则采用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多址接入技术来实现不同设备的信道划分,从物理层避免信号冲突。

1. 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 定义:一种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设备在发送数据前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发送,否则随机退避后再尝试。冲突避免通过随机等待时间实现69。

  • ACK(确认机制):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发送确认信号(ACK),若发送方未收到ACK则重传数据,确保可靠性68。

2. 频分复用(FDM)与时分复用(TDM)
  • 频分复用(FDM):将信道总带宽划分为多个子频段,每路信号独占一个频段并行传输。例如Wi-Fi的2.4GHz和5GHz频段划分13。

  • 时分复用(TDM):将信道时间划分为时隙,每路信号在不同时隙独占整个带宽。例如移动网络的时隙分配37。


WiFi技术方面

  • 网络特点与环境:WiFi网络通常覆盖范围较小,如家庭、办公室等,用户数量相对有限且分布集中。在这种环境下,使用CSMA/CA可以较为简单有效地协调多个设备对共享无线信道的访问,减少冲突。而且WiFi设备的移动性相对较低,不需要像移动网络那样频繁地进行复杂的资源分配和切换。

  • 设备成本与复杂度:CSMA/CA和ACK机制相对简单,实现成本较低,适合于消费级的WiFi设备。对于大多数WiFi应用场景,这种机制能够提供足够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如果采用频分等复杂方式,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

移动网络方面

  • 广域覆盖与大量用户:移动网络需要覆盖广阔的区域,包括城市、乡村等,同时要支持大量用户的同时接入。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实现大量用户的同时通信。通过将频谱划分成多个子信道,或者在时间上进行复用,或者利用不同的码型来区分用户,可以更好地满足移动网络的大容量需求。

  • 用户移动性与实时性要求:移动网络中的用户具有较高的移动性,需要频繁地在不同的基站之间进行切换。频分等复用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同时,对于语音、视频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频分等方式可以提供更稳定的传输带宽和较低的延迟。

5.在有线连接中,需要使用交换机连接。那么无线设备,如手机,接入互联网中该如何接入?

  1. 通过 Wi-Fi 接入

    手机通过无线局域网(Wi-Fi)连接到无线路由器或无线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通常集成了交换机、无线 AP 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手机与无线路由器建立无线连接后,路由器通过有线方式(如宽带调制解调器)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路由器负责将手机的网络请求转换为可在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包,并通过 ISP 的网络将数据转发到目标服务器,实现手机的互联网访问。

  2. 通过移动网络(如 4G/5G)接入

    手机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如 4G、5G)连接到基站。基站作为无线接入点,与移动核心网相连。核心网负责管理用户身份验证、会话管理和数据路由等功能。当手机发送网络请求时,信号通过基站传输到核心网,核心网再将数据转发到互联网。移动网络采用多址接入技术(如 OFDMA、CDMA 等),允许多台设备同时共享频谱资源,实现无线接入。

6. 移动数据中的基站,相当于正常网络拓扑中的什么?是路由器还是更像服务器?

基站的作用更像路由器,而不是服务器,主要原因如下:

功能与连接方式

  • 路由器:主要功能是连接多个网络,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实现网络间的通信。基站与之类似,它连接了手机等移动终端与核心网络,负责将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到核心网络,同时将核心网络的数据转发给移动终端,就像路由器在不同网段之间转发数据一样。

  • 服务器: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如存储数据、运行应用程序、提供网页服务等,通常是作为数据和服务的提供者。基站并不像服务器那样直接为用户提供这些具体的服务内容,它主要是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连接的管理。

数据处理方式

  • 路由器:路由器主要对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等信息,决定数据的传输路径。基站也是如此,它根据移动终端的标识和网络的配置信息,将数据准确地发送到目标终端或网络节点,对数据的处理主要集中在传输层面。

  • 服务器:服务器会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处理和分析,例如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更新,对用户上传的文件进行存储和处理等。基站通常不会对用户数据进行这样的深度处理。

7.现在的交换机的网络中,如果为了接入多个设备 ,是否需要集线器,比如一个机房有100台电脑,那么该如何将他们都连接到互联网?

在现代交换机网络中,不需要集线器来接入多个设备。集线器是早期的共享带宽设备,已被交换机完全取代。交换机通过为每个端口提供独立带宽和全双工通信,显著提升了网络效率和性能。

对于一个拥有 100 台电脑的机房,连接到互联网的典型方案如下:

  1. 接入层设计

    • 使用多台接入层交换机(如 24 口或 48 口千兆交换机),每台交换机直接连接若干台电脑。例如,100 台电脑可配置 5 台 24 口交换机(每台 20 台,留有余量)。
  2. 汇聚层与核心层

    • 所有接入层交换机通过上行链路 (如千兆或万兆光纤)连接到汇聚层交换机,实现流量的集中和转发。
    • 汇聚层交换机再连接到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负责高速数据交换和与外网的连接。
  3. 连接互联网

    • 核心交换机通过路由器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路由器负责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选择和防火墙功能,实现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的通信。
  4. 优化与管理

    • VLAN 划分:将不同部门或功能的电脑划分到不同 VLAN,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 QoS 策略:对关键业务(如视频会议、文件传输)优先分配带宽,保障网络性能。
    • 交换机选型:根据需求选择支持 PoE(如需供电 IP 电话 / 摄像头)、堆叠功能(便于扩展)或智能管理的交换机。

8.现在是否还使用CSMA/CD,如果不使用了,那么被什么代替?

现在CSMA/CD 协议在主流以太网中已不再广泛使用,其应用场景已大幅缩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 CSMA/CD 的现状

  • 半双工场景仍有少量应用:在一些老旧的半双工网络(如使用集线器的总线型网络或特定工业控制网络)中,CSMA/CD 仍可能被使用,因为这些场景下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信道,需要通过冲突检测来协调数据传输。
  • 全双工网络完全淘汰:在现代交换式以太网中,尤其是全双工模式下,CSMA/CD 已不再需要。全双工通信允许设备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且交换机为每个端口提供独立的冲突域,从根本上避免了数据冲突,因此无需依赖 CSMA/CD 的冲突检测机制。

2. 被什么技术替代?

  • 全双工通信技术:通过使用两对物理线路(如双绞线中的两对线或光纤的两根芯),实现数据的双向同时传输,彻底消除了冲突的可能性。
  • 交换式网络架构:交换机通过为每个端口分配独立的带宽和建立点到点的连接,使得每个设备独享信道,也就是说交换机的端口数量足够支持一个设备一个端口,避免了共享介质中的冲突问题。交换机还能通过 MAC 地址学习和动态路由,直接将数据发送到目标端口,进一步提升效率。
  • 自动协商机制:现代网络设备支持自动协商功能,可根据连接的对端设备能力,自动选择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在全双工模式下,设备无需启用 CSMA/CD。

0voice · GitHub

相关推荐
William一直在路上3 小时前
KONG API Gateway中的核心概念
网络·gateway·kong
sakoba6 小时前
Docker学习其二(容器卷,Docker网络,Compose)
运维·网络·学习·docker·容器·基础
惜.己8 小时前
appium中urllib3.exceptions.LocationValueError: No host specified. 的错误解决办法
网络·appium
吉凶以情迁8 小时前
window服务相关问题探索 go语言服务开发探索调试
linux·服务器·开发语言·网络·golang
专注VB编程开发20年8 小时前
UDP受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的通信机制详解
网络·udp·智能路由器
189228048619 小时前
NX947NX955美光固态闪存NX962NX966
大数据·服务器·网络·人工智能·科技
Sadsvit10 小时前
Linux 进程管理与计划任务
linux·服务器·网络
一碗白开水一11 小时前
【模型细节】FPN经典网络模型 (Feature Pyramid Networks)详解及其变形优化
网络·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什么都想学的阿超11 小时前
【网络与爬虫 38】Apify全栈指南:从0到1构建企业级自动化爬虫平台
网络·爬虫·自动化
D-海漠12 小时前
安全光幕Muting功能程序逻辑设计
服务器·网络·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