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21-基本语法-封装

封装(Encapsulation)

1. 什么是封装?

封装(Encapsulation)是面向对象编程(OOP)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指的是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封装在一个类中,并提供访问控制机制,防止外部直接访问对象的内部数据,而是通过**公共方法(getter 和 setter)**来访问和修改数据。

封装的核心思想:

  • 隐藏对象的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

  • 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外部程序对对象的数据进行非法操作。

  • 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2. 封装的实现方式

封装通常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 使用 private****关键字修饰成员变量,限制外部直接访问。

  2. 提供 public****关键字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让外部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访问和修改变量。

  3. 在 setter 方法中添加逻辑,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 可以使用 protected****或 default**(不写修饰符)来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


3. 访问修饰符

访问修饰符 当前类 同包子类 同包非子类 其他包子类 其他包非子类
private
default
protected
public
  • private:只能在当前类中访问。

  • default(默认权限):同包内可访问。

  • protected同包其他包的子类可访问。

  • public: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


4. 封装的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封装的示例,展示如何通过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来访问 private 变量。

复制代码
// 定义一个 Person 类,使用封装
public class Person {
    // 私有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构造方法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setAge(age); // 使用 setter 进行赋值
    }
    
    // getter 方法 - 获取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setter 方法 - 设置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getter 方法 - 获取 age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setter 方法 - 设置 age,添加校验逻辑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if (age > 0 && age < 150) {
            this.age = ag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年龄不合法!");
        }
    }
}

// 测试封装
public class TestEncapsul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对象
        Person p = new Person("张三", 25);
        
        // 获取属性值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 p.getName());
        System.out.println("年龄: " + p.getAge());
        
        // 修改属性值
        p.setAge(200); // 不合法
        p.setAge(30); // 合法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年龄: " + p.getAge());
    }
}

运行结果:

复制代码
姓名: 张三
年龄: 25
年龄不合法!
修改后年龄: 30

在上面的示例中:

  • nameageprivate 的,外部无法直接访问。

  • 通过 getName()getAge() 方法获取值。

  • 通过 setAge() 方法修改值,并在方法中添加校验逻辑,确保数据合法。


5. 封装的优点

  1. 数据安全性:防止数据被随意修改,提高安全性。

  2. 提高代码复用性:通过 setter 方法可以加入数据校验逻辑,避免重复代码。

  3. 降低耦合性:外部不需要知道类的内部实现,只需调用公开的方法。

  4. 便于维护和修改:可以在不影响外部调用的情况下修改类的内部实现。


6. 适用场景

  • 数据保护:防止数据被外部随意修改(如银行账户余额)。

  • 约束输入:在 setter 方法中添加数据校验逻辑。

  • 隐藏复杂性:让外部只关注如何使用,而不需要关心实现细节。

  • 框架开发:如 Spring 框架中的 Java Bean 规范,要求使用 private 变量+getter/setter。


7. 总结

封装是 Java 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之一,主要通过私有化成员变量 ,并提供公共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来访问它们,从而提高数据安全性和程序的健壮性。

掌握封装的概念并在实际开发中应用,有助于写出更安全、可维护、低耦合的代码。

相关推荐
Filotimo_15 分钟前
Spring Boot 整合 JdbcTemplate(持久层)
java·spring boot·后端
智商低情商凑23 分钟前
Go学习之 - Goroutines和channels
开发语言·学习·golang
半桶水专家23 分钟前
Go 语言时间处理(time 包)详解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编程点滴24 分钟前
Go 重试机制终极指南:基于 go-retry 打造可靠容错系统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李慕婉学姐28 分钟前
【开题答辩过程】以《“饭否”食材搭配指南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为例,不知道这个选题怎么做的,不知道这个选题怎么开题答辩的可以进来看看
java·spring·小程序
实心儿儿35 分钟前
C++ —— 模板进阶
开发语言·c++
萧鼎1 小时前
Python PyTesseract OCR :从基础到项目实战
开发语言·python·ocr
abments2 小时前
pgsql timestamp without time zone > character varying解决方案
java
二川bro2 小时前
第57节:Three.js企业级应用架构
开发语言·javascript·架构
sali-tec2 小时前
C# 基于halcon的视觉工作流-章62 点云采样
开发语言·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