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调度策略分析 - SCAN算法与常见算法比较
在操作系统的期末考试中,磁盘调度策略是一个重要考点。以下将重点分析 SCAN 算法(电梯算法),并与其他常见算法(FCFS、SSTF、C-SCAN)进行比较,帮助你全面复习。
什么是磁盘调度?
磁盘调度是操作系统管理磁盘 I/O 请求的策略,旨在减少磁头移动时间(寻道时间),提升读写效率。常见的算法包括 FCFS、SSTF、SCAN 和 C-SCAN。
SCAN算法(电梯算法)详解
原理
SCAN 算法让磁头像电梯一样,从磁盘一端扫到另一端,沿途处理所有请求,到达边界后反向移动。它的核心是顺序性和方向性。
示例
磁盘磁道范围:0-199,磁头初始位置:53,请求队列:[98, 183, 37, 122, 14, 124, 65, 67]
,方向:向外。
- 向外移动:53 → 65 → 67 → 98 → 122 → 124 → 183 → 199
- 反向移动:199 → 37 → 14 → 0
- 总距离:(199 - 53) + (199 - 14) = 331
伪代码实现
python
def scan(requests, head, direction, max_track):
requests = sorted(requests)
total_distance = 0
current = head
if direction == "outward":
for req in requests:
if req >= current:
total_distance += abs(req - current)
current = req
total_distance += abs(max_track - current)
current = max_track
for req in reversed(requests):
if req < head:
total_distance += abs(req - current)
current = req
return total_distance
# 测试
requests = [98, 183, 37, 122, 14, 124, 65, 67]
print(scan(requests, 53, "outward", 199)) # 输出 331
优缺点
- 优点:高效、公平,无饥饿问题。
- 缺点:中间磁道优先,两端等待时间长,边界移动可能浪费。
其他磁盘调度算法
1. FCFS(先来先服务)
- 原理:按请求到达顺序处理。
- 示例:53 → 98 → 183 → 37 → 122 → 14 → 124 → 65 → 67,总距离 = 45 + 85 + 146 + 85 + 108 + 110 + 59 + 2 = 640。
- 特点:简单,但磁头移动随意,效率低。
2. SSTF(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 原理:优先处理离当前磁头最近的请求。
- 示例:53 → 65 → 67 → 98 → 122 → 124 → 14 → 37 → 183,总距离 = 12 + 2 + 31 + 24 + 2 + 110 + 23 + 146 = 350。
- 特点:局部最优,但可能导致远端请求饥饿。
3. C-SCAN(循环扫描)
- 原理:改进 SCAN,磁头单向移动,到达一端后直接返回起点。
- 示例:53 → 65 → 67 → 98 → 122 → 124 → 183 → 199 → 0 → 14 → 37,总距离 = 146 + 199 + 37 = 382。
- 特点:更均匀,但可能增加总距离。
算法比较
算法 | 总移动距离 | 公平性 | 效率 | 适用场景 |
---|---|---|---|---|
FCFS | 640 | 高 | 低 | 请求少 |
SSTF | 350 | 低 | 高 | 请求分布均匀 |
SCAN | 331 | 中 | 高 | 高负载 |
C-SCAN | 382 | 高 | 中 | 需要均匀服务 |
- FCFS:最简单,适合理解基础概念。
- SSTF:效率高,但需注意饥饿问题。
- SCAN:平衡效率与公平,考试常考。
- C-SCAN:改进版,注意单向性。
考试复习要点
- 基本概念:掌握寻道时间、旋转延迟、传输时间。
- 算法流程:能手算每种算法的磁头移动路径和总距离。
- 优缺点分析:理解每种算法的适用场景。
- 伪代码:熟悉 SCAN 和 SSTF 的实现逻辑。
- 比较题:常见题目会要求对比多种算法的性能。
总结
SCAN 算法以其"电梯式"移动在磁盘调度中表现出色,兼顾效率与公平,是考试重点。结合 FCFS、SSTF 和 C-SCAN 的复习,你可以全面应对期末考题。建议多做例题,手算磁头移动,熟悉流程。祝你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