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这篇文章不是具体总结一些前端或测试的知识点,是我自己在大学期间学到的一个学习思维的总结,可能会带有主观性的东西,若有不足,谨以指教!
正文
首先,先说一下我窃以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尤其是像我这种四线不知名小城市来的学生而言,最为重要的两个能力是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关于这两点我会在下文重点论述。
一.独立思考能力
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一个学生只知道照本宣科,仅留于表面,不懂得学习一门学科的本质(数学的数形结合思维,语文的文章逻辑思维),相信在这种新高考模式下,分数大概率不可能高,更不用谈能力这层维度的东西。独立思考的能力范畴相当广,我先拿我大学期间来说,就比如我在学习微信小程序的时候,遇到一些图片无法显示,甚至页面无法显示的难题时,把问题丢给AI,它也无法解决,这个时候我就会回想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修改一下目录名称,或者看看后端服务器是否启动,这种过程是属于狭义上的独立思考。
由于该文章是我想对高中生说的是,所以我会重点说一下我高中当时提高分数的历程。拿我高二学生物遗传概率题的时候,那个章节的知识一开始学的时候相当抽象,我会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个玩意它是这样子算的?问了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自己还是有很多疑惑,由此那个时候我买了本课外辅导重点刷了一些概率题,从简单到容易,尝试遇到难题先不看答案,自己慢慢思考,在草稿纸上列出已知条件,试着探究条件之间的关系,就算是最后算错了,至少有经历了这个过程,让独立思考这一个技能树点得更亮一些。
不过,独立思考这个过程最难的,其实不是这个过程,而是一开始很多人就望而却步了。正如《中国合伙人》里的成东青说过:有些人永远不会失败,因为他在开始前就放弃了。就拿我个人学语文来说,有时候知道那个简答题它能分点作答,怎么做,可是就是不想思考它是怎么有这个答案,平时做试卷的时候就摁抄喽,所以导致我高三的时候语文就是100左右波动,也就是我到了高四复读,每天很多试卷要检查,语文试卷还是没答案那种,就自己思考怎么写(当时发的试卷连作文都要写,有点恶心emm),慢慢刷题刷多很多简答题做得就快了,最后高考语文考了个自己觉得还行的分数113。
就是说喽,还是要迈出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你才能真正学会独立思考
二.自主学习能力
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一个不会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功。话说到我这种小地方来的学生,这句话更应验了(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会得罪一些老师,尤其是教过我的,先道个歉emmm)。
叼人开始:你自己特码什么学校还不知道吗?就你那中考分数也就只能考上这个高中,那你还不好好学会自学,你不会觉得乖乖听老师讲课就能过特控线吧(其实就是一本线)?不会吧不会吧,都快成年的人了,自己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没老可啃,上了高中还不自学,找史呢?
叼人结束,说回正经的话题,可能珠三角,长三角的同学感触没那么深,像我这种小地方的学生,你不自学真碰不到一本线,真不是危言耸听,教育资源就这么烂。
至于怎么自学呢?我私以为得看你个人能力了,先说基础较差的同学吧(就是那种基础题都要做很久甚至是不会做的),你高一高二就认真听课,课后好好完成作业,寒暑假时候的作业抄就行了,从高一就开始养成学会自己在b站找学习资源的能力,学会针对自己薄弱点,看b站自学(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买那种网课纸质讲义,虽然讲学质量也一般,但至少比你在学校拿到的教辅强,比它们干货N倍),你从头开始看一门学科也行。
总而言之,你得实诚地知道自己学没学,基础有没有打好,不要自己把自己骗了。对于中上层的学生来说,b站自学你包得会的,平时最好就比老师学得快一点,如果有知识遗漏点,就再补,高一高二时候的任务就是自学同时把基础打好,高三猛刷题就行了,别去听老师讲课,自己遇到解决不了的再去问老师。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不要觉得老师就是万能的,教资有一章都说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你要自己大胆去自学,不要依赖老师或者学霸(给答案那种),不能做学习的奴隶,要做学习的主人。
三.总结
以上两个能力是我个人求学阶段以来,觉得最为重要,也是缺一不可的,希望这一篇口水账能给高中的学弟学妹们或者是自学不了一些东西的人一些启发吧。做一个用自己想法的人,确实不容易,但是只要你是不反社会的,就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哈哈哈!
分享一句我喜欢的话,以此共勉:地球已成皓首,吾人尚在青春。希望在这个内卷、躺平、失业的大环境下,你也能保持一颗青春的心灵,去寻觅自己的生存之路和求学之道。
谢谢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