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内,被困者的存活率随时间的推移急剧下降,因此快速、精准的搜救技术至关重要。

传统搜救手段依赖人耳识别呼救声或手动挖掘,效率低且易造成二次伤害。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的出现,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结合了音频拾取与视频影像技术,能够同时捕捉被困者的声音和图像信号,为救援人员提供全面、直观的信息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音视频生命探测仪利用声学、红外成像、光电及其它传感技术实时采集现场数据;音频部分通过高灵敏度传感器捕捉被困者微弱声响(如呼吸、心跳或敲击声),经放大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终端;视频部分利用高清摄像头深入狭小空间,实时回传影像数据。救援人员据此精准判断生命迹象,快速定位被困者及环境,显著提升地震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音频传感器灵敏度达-30dB至-60dB,可捕捉微弱声响;摄像头支持720P/1080P分辨率,探测深度达数米至十几米,无线传输距离100-500米,配备20-30mm伸缩探头,7-10英寸显示屏,内置电池续航4-10小时,满足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救援需求。
在2010年海地地震救援中,国际救援队使用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成功定位了多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幸存者,为救援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啸灾害中,音视频生命探测仪也被广泛应用于废墟搜索和救援行动中,帮助救援人员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了许多幸存者。

音视频生命探测仪能快速定位被困者,减少搜索时间,提高救援效率。通过远程探测,避免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保障其安全。同时,实时传输声音和图像信号,为救援人员提供直观信息支持,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从而提升救援成功率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