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延迟双删

Redis延迟双删是一种用于解决缓存与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 的策略,通常在高并发场景下使用。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1. 问题背景

当更新数据库时,如果未及时删除或更新缓存,可能导致后续读请求仍从缓存中读取旧数据,造成数据不一致。

2. 延迟双删的核心逻辑

在更新数据库前后各执行一次缓存删除操作,并在第二次删除时增加延迟:

  1. 第一次删除缓存:在更新数据库前,先删除缓存中的旧数据。
  2. 更新数据库:执行数据库写操作。
  3. 延迟后第二次删除缓存:等待一段时间(如500ms),确保数据库写操作已完成,再次删除缓存。

示例代码(伪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update_data(key, new_value):
    # 第一次删除缓存
    redis.delete(key)
    
    # 更新数据库
    db.update(key, new_value)
    
    # 延迟后第二次删除缓存(防止数据库更新过程中有新写入缓存)
    time.sleep(0.5)  # 延迟时间根据数据库性能调整
    redis.delete(key)

3. 为什么需要延迟?

  • 数据库写入耗时:数据库写操作可能比缓存删除慢,延迟可确保数据库更新完成后再删除缓存。
  • 避免脏读:若在更新数据库后立即删除缓存,可能因网络延迟等问题,导致缓存未及时删除,后续请求仍读取旧数据。

4. 适用场景

  • 读多写少:频繁读取热点数据时,确保缓存与数据库一致。
  • 强一致性要求:对数据一致性敏感的业务(如订单状态、库存)。

5. 优缺点

  • 优点
    • 简单直接,减少缓存与数据库不一致的概率。
    • 适用于大多数高并发场景。
  • 缺点
    • 两次删除操作增加系统开销。
    • 延迟时间需根据数据库性能合理设置,过短可能无效,过长影响性能。

6. 优化建议

  •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作为双删的补充,即使双删失败,缓存也会在过期后自动更新。
  • 异步处理延迟删除:通过消息队列(如Kafka)异步执行第二次删除,降低同步延迟对性能的影响。
  • 监控与重试:记录双删失败的键,通过定时任务重试删除。

7. 替代方案

  • 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需处理缓存更新失败的重试逻辑。
  • 异步删除缓存:通过订阅数据库binlog,异步触发缓存删除(如Canal工具)。
  • 使用本地缓存+定时刷新:适用于允许短暂不一致的场景。

总结

延迟双删是一种折中方案,在保证数据一致性和系统性能之间取得平衡。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业务需求选择策略,并通过监控和测试验证效果。

相关推荐
-SGlow-6 小时前
MySQL相关概念和易错知识点(2)(表结构的操作、数据类型、约束)
linux·运维·服务器·数据库·mysql
明月5667 小时前
Oracle 误删数据恢复
数据库·oracle
♡喜欢做梦8 小时前
【MySQL】深入浅出事务:保证数据一致性的核心武器
数据库·mysql
遇见你的雩风8 小时前
MySQL的认识与基本操作
数据库·mysql
半新半旧8 小时前
python 整合使用 Redis
redis·python·bootstrap
dblens 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8 小时前
MySQL新增字段DDL:锁表全解析、避坑指南与实战案例
数据库·mysql·dblens·dblens mysql·数据库连接管理
weixin_419658318 小时前
MySQL的基础操作
数据库·mysql
不辉放弃10 小时前
ZooKeeper 是什么?
数据库·大数据开发
Goona_10 小时前
拒绝SQL恐惧:用Python+pyqt打造任意Excel数据库查询系统
数据库·python·sql·excel·pyqt
daixin884810 小时前
什么是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缓存穿透?分别如何解决?什么是缓存预热?
java·开发语言·redis·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