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压模式控制是传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比较,然后调整PWM的占空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只需要一个电压反馈环路。但缺点可能包括对输入电压变化的响应较慢,动态性能不足,尤其是在负载突变时。
- 而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则是在电压环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流环,实时监测开关电流,当电流达到某个峰值时关闭开关。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逐周期限流,避免磁芯饱和,同时提高动态响应速度。此外,电流模式控制还能提供更好的输入电压前馈特性,对输入变化更不敏感。
最后,由于峰值电流模式的控制,将电感电流与电容的电压分开控制,电感的电流内环控制,电容的电压外环控制,将原本的二阶系统,拆分为一阶系统,补偿方式更加容易,仅需使用Type2型(2P1Z)即可,而不用使用Type3型(3P2Z)
- 反激变换器常用于需要良好短路保护的场合,峰值电流控制可以快速限制电流,保护开关管。而电压模式在过流时可能反应不够快,导致器件损坏。
- 峰值电流控制在反激中的斜坡补偿问题。当占空比超过50%时,电流模式可能出现次谐波振荡,需要斜坡补偿。但反激通常工作在断续模式,占空比可能不会超过50%,所以这个问题可能不那么严重,或者容易处理。
- 电压模式在反激中可能因为环路带宽限制,导致响应慢,尤其在输入电压波动时,比如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应用,电压模式调整起来更吃力,而电流模式自然有输入电压的前馈特性,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