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激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而非电压模式

  1. 电压模式控制是传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比较,然后调整PWM的占空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只需要一个电压反馈环路。但缺点可能包括对输入电压变化的响应较慢,动态性能不足,尤其是在负载突变时。
  2. 而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则是在电压环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流环,实时监测开关电流,当电流达到某个峰值时关闭开关。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逐周期限流,避免磁芯饱和,同时提高动态响应速度。此外,电流模式控制还能提供更好的输入电压前馈特性,对输入变化更不敏感。

最后,由于峰值电流模式的控制,将电感电流与电容的电压分开控制,电感的电流内环控制,电容的电压外环控制,将原本的二阶系统,拆分为一阶系统,补偿方式更加容易,仅需使用Type2型(2P1Z)即可,而不用使用Type3型(3P2Z)

  1. 反激变换器常用于需要良好短路保护的场合,峰值电流控制可以快速限制电流,保护开关管。而电压模式在过流时可能反应不够快,导致器件损坏。
  2. 峰值电流控制在反激中的斜坡补偿问题。当占空比超过50%时,电流模式可能出现次谐波振荡,需要斜坡补偿。但反激通常工作在断续模式,占空比可能不会超过50%,所以这个问题可能不那么严重,或者容易处理。
  3. 电压模式在反激中可能因为环路带宽限制,导致响应慢,尤其在输入电压波动时,比如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应用,电压模式调整起来更吃力,而电流模式自然有输入电压的前馈特性,更稳定。
相关推荐
可乐鸡翅好好吃24 分钟前
not a genuine st device abort connection的问题
c语言·stm32·单片机·keil
Star Curry6 小时前
【读书笔记】《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01 逻辑与开关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职场和发展·51单片机·学习方法
(未雨绸缪)7 小时前
STM32F103单片机在不需要使用 JTAG 调试接口的情况下,释放引脚给其他功能使用。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不脱发的程序猿8 小时前
STM32实现九轴IMU的卡尔曼滤波
stm32·嵌入式硬件
吃货界的硬件攻城狮9 小时前
【STM32 学习笔记】USART串口
笔记·stm32·单片机·学习
吃货界的硬件攻城狮10 小时前
【STM32 学习笔记】I2C通信协议
笔记·stm32·单片机·学习
双叶83611 小时前
(51单片机)LCD显示红外遥控相关数字(Delay延时函数)(LCD1602教程)(Int0和Timer0外部中断教程)(IR红外遥控模块教程)
c语言·数据库·c++·单片机·嵌入式硬件·mongodb·51单片机
爱吃程序猿的喵12 小时前
STM32硬件I2C驱动OLED屏幕
c++·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c·硬件·i2c
honey ball13 小时前
IPM IMI111T-026H 高效风扇控制板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小石(努力版)14 小时前
嵌入式STM32学习——继电器
stm32·嵌入式硬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