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EE(网络原理—UDP报头结构)

我们本篇文章要讲的是UDP的报头结构以及注意事项。

下面呢,我先说一下UDP是什么?

1.UDP是什么?

**UDP是一种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使不同设备之间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而预先制定的一系列规则、标准和约定。这些规则涵盖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错误处理、连接建立与断开等多个方面。就好比人们交流需要遵循一定的语言语法和交流礼仪,计算机之间通信也需要遵循网络协议。

在JAVA里面和UDP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协议是TCP。

2.TCP和UDP协议的特点:

1.TCP:有连接,可靠数据,面向字节流,全双工。

面向连接 :在发送数据前需要先建立连接,传输完成后需要断开连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靠传输 :通过序列号、确认应答、重传机制等保证数据能准确无误、按序到达接收端。

面向字节流 :数据以字节流的形式传输,接收方需要自己处理字节流的边界问题。

2.UDP:无连接,不可靠数据,面向数据报,全双工。

无连接 :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直接发送数据报,因此传输速度快。

不可靠 :不保证数据能准确无误、按序到达接收端,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重复或乱序的情况。

面向数据报 :数据以独立的数据报形式传输,每个数据报都包含完整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信息。

下面呢我们谈论的UDP协议是在网络传输信息的传输层。

3.UD协议端格式分为什么。

UDP协议端格式主要分为一下五种:

1.UDP报头里面:源端口,目的端口,UDP长度和校验和

2.UDP载荷:就是数据,如果有的话。

下面呢,小编用图片给大家说一下:

注意事项:

  1. 在上述UDP报头中我们每一个结构都是两个字节,就是16个比特位。

2.UDP长度:表示整个数据报(UDP首部+UDP数据)。

3.校验和:用于检测 UDP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的字段。就是我们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发送前我们对数据的长度进行一个遍历相加,之后等我们发送过去之后我们还会再次进行数据长度的计算,之后比较前后两次的长度和是否一样,要是一样的话,我们就判断没有发生错误;要是不一样的话,我们的接收方就会选择丢弃这个数据报。

4.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就相当于我们快递里面的发件人和收件人。谁发的要发到哪里去。

5.UDP传输的醉倒长度是64k(包含UDP首部)。

相关推荐
秃了也弱了。9 小时前
WireShark:非常好用的网络抓包工具
网络·测试工具·wireshark
清源妙木真菌10 小时前
应用层协议——HTTP
网络·网络协议·http
网硕互联的小客服14 小时前
Apache 如何支持SHTML(SSI)的配置方法
运维·服务器·网络·windows·php
共享家952716 小时前
linux-数据链路层
linux·网络·macos
1892280486119 小时前
NY243NY253美光固态闪存NY257NY260
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缓存
斯~内克19 小时前
UniApp 页面传参方式详解
网络协议·udp·uni-app
界面开发小八哥20 小时前
「Java EE开发指南」如何使用MyEclipse中的Web Fragment项目?
java·ide·java-ee·eclipse·myeclipse
玩转以太网20 小时前
3 种方式玩转网络继电器!W55MH32 实现网页 + 阿里云 + 本地控制互通
网络·物联网·阿里云
飞鸟真人20 小时前
linux下用c++11写一个UDP回显程序
linux·udp·即时通信
How_doyou_do1 天前
关于casdoor重定向问题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