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延迟
主库执行完日志,日志传给备库,备库也要执行。分别对应了从T1-T3的三个时刻,要计算延迟,就是T3-T1.
主备延迟的来源
备库的机器性能差
一些公司把主库放在好机器上,备库放在不好的机器上。目前大部分采用主备交换的方式,两边的机器性能差不多。主库负责写,备库负责读,有时忽略了备库,导致cpu压力大。
备库压力大
一主多从,给备库多几个从库,分摊备库压力。
大事务
一次删除的数据太多,语句执行的时间长,影响高峰期正常业务。最好是晚上删,并且分多次删除。
大表DDL
计划内的DDL,建议使用gh-ost方案
可靠性优先
双M结构下,做一次主备切换(Master-Slave Switchover) ,把主库A变成备库,备库B变成新的主库。

在第二个阶段,两个库都是只读,系统处于不可写状态,会产生不可用时间。
可用性优先

binlog格式mixed,会导致两边库的数据不一致。

binlog格式row,出现不一致异常,报错。我们一定要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的可靠性比可用性更重要。减少主备延迟,提升系统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