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andalone模式介绍
Spark Standalone 模式是一种独立的集群部署模式,自带完整的服务,可单独部署到一个集群中,无需依赖任何其他资源管理系统。在该模式中,Spark 集群由 Master 节点和 Worker 节点构成,使用内置的 Standalone 框架进行资源管理1。Master 是主控节点,负责接收 Client 提交的作业,管理 Worker,并命令 Worker 启动 Driver 和 Executor4。Worker 节点负责具体的 Executor 的启动运行,Executor 持有一个线程池,每个线程可以执行一个 task,为应用程序中要求缓存的 RDD 提供内存式存储
一句话理解是:它自带yarn功能。
2.Standalone模式准备
- 硬件资源 :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量大小,需要准备多台机器 (linux,ip设置,能ping 百度),免密互联
准备足够的服务器作为集群节点,考虑 CPU、内存、存储等资源。 - 软件安装 :
- JDK:安装 Java Development Kit,版本至少为 8。
- Apache Spark:选择合适的版本下载并解压。
- Scala:如果通过 Scala 编写 Spark 应用,需要安装对应版本的 Scala。
3.Standalone模式的配置步骤
- 配置 Worker 节点 :重命名
slaves.template
文件为slaves
,编辑该文件,将原有的localhost
替换为 Worker 节点的主机名或 IP 地址。 - 配置 Spark 集群运行参数 :重命名
spark-env.sh.template
配置文件为spark-env.sh
,编辑该文件,追加相关配置,如设置 JDK 目录、web 监控页面端口号、Zookeeper 集群地址等。 - 部署 Spark 到 Worker 节点:在 Worker 节点创建 Spark 目录,修改目录所有者,然后将 Master 节点上的 Spark 文件和环境变量发送到 Worker 节点,并在 Worker 节点刷新环境变量。
- 启动 Spark 集群 :先启动所有节点的 Zookeeper,然后在 Master 节点使用
start - all.sh
脚本启动 Spark 集群,也可在备用节点使用start - master.sh
启动备用 Master。
在开始配置之前,请确保三台虚拟机都正确启动了!
具体配置步骤如下。
1.上传spark安装包到某一台机器(例如:hadoop100)。 spark.3.1.2-bin-hadoop3.2.tgz。
2.解压。 把第一步上传的安装包解压到/opt/module下(也可以自己决定解压到哪里)。对应的命令是:tar -zxvf spark-3.3.1-bin-hadoop3.tgz -C /opt/module/
3.重命名。进入/opt/module/把解压的内容重命名一下,mv spark-3.1.1-bin-hadoop3.2/ spark-standalone
4.配置环境变量,更新spark路径。/etc/profile.d/my_env.sh。
5.同步环境变量,并使用source命令让它生效。
6.修改workers.template文件。这个文件在spark的安装目录下的conf目录下,先把名字改为workers,然后把内容设置为三台机器的主机名,具体如下。
hadoop100
hadoop101
hadoop102
7.修改spark-env.sh.template文件。先把名字改成spark-env.sh,然后修改内容,添加JAVA_HOME环境变量和集群对应的master节点以及通信端口,具体如下。
SPARK_MASTER_HOST=hadoop100
SPARK_MASTER_PORT=7077
8.同步设置完毕的Spark目录到其他节点。使用我们之前封装的命令:
xsync /opt/module/spark-standalone/
9.启动SPARK集群。进入到hadoop100机器,切换目录到/opt/module/spark-standalone/sbin下,运行命令 ./start-all.sh。
注意,这里不要省略./,它表示的是当前目录下的start-all命令,如果省略了./,它就会先去环境变量PATH中指定的目录来找这个命令。
10.验收效果。通过jps命令去每台机器上查看运行的进程。请观察是否在hadoop100上看到了master,worker在hadoop101,hadoop102上看到了worker。
11.查看启动效果。打开浏览器,输入hadoop100:8080。看到效果如下:

4.提交Spark作业
- 编写 Spark 作业代码 :创建一个 Scala 或 Java 文件,编写 Spark 作业代码,例如实现一个简单的单词计数功能。在代码中通过
SparkSession.builder
指定master("spark://<master - ip>:7077")
来连接到 Spark 集群的 Master 节点。 - 将应用程序打包成 jar 文件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
build.sbt
文件(如果是 Scala 项目),使用相关命令将应用程序打包成 jar 文件。 - 提交作业到 Spark 集群 :使用
spark - submit
命令提交作业,指定 Spark master 的 IP 和 jar 文件的位置,以及其他必要的参数,如应用程序的入口类、传入的参数等。
把spark程序提交给集群执行。切换到目录 /opt/module/spark-standalone/bin下,可以看到有一个spark-submit 可执行文件,我们通过它来提交任务。它支持的参数如下:
--class Spark 程序中包含主函数的类
--master Spark 程序运行的模式 (环境)
--deploy-mode master 设为 Yarn 模式之后,使用的模式,可以选择client 和 cluster
--driver-cores master 设为 Yarn 模式之后,设置 driver 端的 cores 个数
--driver-memory master 设为 Yarn 模式之后,用于设置 driver 进程的内存(单位 G 或单位 M)
--num-executors master 设为 Yarn 模式之后,用于设置 Spark 作业总共要用多少个 Executor 进程来执行
--executor-memory 指定每个 executor 可用内存(单位 G 或单位 M)
--total-executor-cores 2 指定所有 executor 使用的 cpu 核数为 2 个
--executor-cores 指定每个 executor 使用的 cpu 核数
application-jar 打好包的应用 jar,包含依赖。这个 URL 在集群中全局可见。比如 hdfs 的共享存储系统,如果是 file://path,那么所有的节点的 path 都包含同样的 jar
application-arguments: 传递给main()方法的参数
提交Spark作业
spark-submit --class org.apache.spark.examples.SparkPi --master spark://hadoop100:7077 /opt/module/spark-standalone/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2-3.1.1.jar 10
运行结果截图:
在hadoop100:8080上查看:

5.配置历史服务器
如果Spark服务重新启动,那么hadoop100:8080这里记录的运行记录就消失了。大家可以通过./stop-all.sh 来停止spark集群,然后再通过start-all来重新启动集群。看看是否还有记录。
我们需要有一个能够查看历史任务的功能。请注意,我们会把历史任务的记录保存在hdfs集群文件中,所以,这里需要hdfs服务的支持。
具体步骤如下:
1.停止任务。进入/opt/module/spark-standalone/sbin, 运行命令 ./stop-all.sh
2.修改/opt/module/spark-standalone/conf/spark-default.conf.temple。修改名字,改成spark-default.conf,再补充两个设置。如下所示。

具体代码如下
spark.eventlog.enable true
spark.eventlog.dir hdfs://hadoop100:8020/directory
代码说明:这里指定了历史任务相关的信息要保存在集群的/directory文件夹下,所以要确保我们有这个目录,并且hdfs服务时是开启的状态。
3.启动hadoop的hdfs服务(start-dfs.sh),并在根目录创建目录directory。可以通过命令行的方式来创建,也可以通过hadoop100:9870的页面操作来创建。

4.修改spark-env.sh文件。添加一句设置:
export SPARK_HISTORY_OPTS="-Dspark.history.fs.logDirectory=hdfs://hadoop100:8020/directory"
5.分发修改之后的配置文件到集群的其他机器。
xsync /opt/module/spark-standalone/conf/
6.重新启动spark集群。命令是./start-all.sh
7.启动历史服务器:命令是 ./start-history-server.sh
检查spark-standalone/logs
8.在18080端口下看效果。此时应该是没有任务的。
9.重新提交一个新的任务,再次回到18080下,看看是否已经有了任务。
总结:
-
配置
spark - defaults.conf
文件 :将spark - defaults.conf.template
文件重命名为spark - defaults.conf
,添加配置spark.eventLog.dir hdfs://<namenode - ip>:<port>/spark - job - log
,指定的 HDFS 目录必须提前存在。 -
修改
spark - env.sh
文件 :添加配置export SPARK_HISTORY_OPTS="-Dspark.history.ui.port=18080 -Dspark.history.retainedApplications=30 -Dspark.history.fs.logDirectory=hdfs://<namenode - ip>:<port>/spark - job - log"
。 -
分发配置文件:将修改后的配置文件分发给集群中的各个节点。
-
启动历史服务 :先启动 HDFS,然后使用
start - history - server.sh
脚本启动历史服务器。 -
登录 Web 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history - server - ip>:18080
访问 Spark History Server 的 Web 界面,查看作业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