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中的Response 如何使用?

在 Flask 中,Response 对象用于生成 HTTP 响应并返回给客户端。以下是其常见用法及示例:


1. 直接返回字符串或 HTML

视图函数返回的字符串会被自动包装为 Response 对象,默认状态码为 200,内容类型为 text/html

python 复制代码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 自动转换为 Response 对象 

2. 使用 make_response 创建响应

通过 make_response 函数可显式创建 Response 对象,便于设置状态码、头部等: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make_response

@app.route('/custom')
def custom_response():
    resp = make_response("Custom Response", 201)  # 内容与状态码 
    resp.headers['X-Custom-Header'] = 'Value'      # 添加自定义头部
    return resp

3. 返回 JSON 数据

直接返回字典时,Flask 会自动将其转换为 JSON 格式(需确保视图函数返回 dict 或使用 jsonify):

python 复制代码
@app.route('/json')
def json_response():
    data = {"key": "value"}
    return data  # 自动转为 JSON,状态码默认 200 

4. 返回模板(HTML 文件)

通过 render_template 渲染 HTML 模板并生成响应: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

@app.route('/template')
def show_template():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 返回渲染后的 HTML 

5. 自定义状态码与头部

返回元组 (response, status_code, headers) 可快速设置状态码和头部:

python 复制代码
@app.route('/status')
def custom_status():
    return "Not Found", 404, {'X-Error': 'Custom Error'}  # 状态码 404 和自定义头部 

6. 使用 Response 类直接构造

通过继承或实例化 Response 类实现更复杂的控制(较少直接使用):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Response

@app.route('/stream')
def stream_data():
    def generate():
        yield "Data chunk 1\n"
        yield "Data chunk 2\n"
    return Response(generate(), mimetype='text/plain')  # 流式响应 

7. 全局响应处理(after_request

通过装饰器统一修改所有响应对象(如添加安全头部):

python 复制代码
@app.after_request
def apply_cors(response):
    response.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return response  # 所有响应均会经过此处处理 

总结

  • 简单场景:直接返回字符串、字典或模板。
  • 复杂控制 :使用 make_responseResponse 类。
  • 全局调整 :通过 after_request 钩子统一处理响应。
相关推荐
张槊哲2 小时前
字符和编码(python)
linux·数据库·python
景天科技苑3 小时前
【Rust通用集合类型】Rust向量Vector、String、HashMap原理解析与应用实战
开发语言·后端·rust·vector·hashmap·string·rust通用集合类型
小钻风巡山5 小时前
springboot 视频分段加载在线播放
java·spring boot·后端
企鹅侠客5 小时前
写了个脚本将pdf转markdown
python·pdf·pdf转markdown
碳酸的唐5 小时前
PDF智能解析与知识挖掘:基于pdfminer.six的全栈实现
python·pdf·js
豌豆花下猫5 小时前
Python 潮流周刊#100:有了 f-string,为什么还要 t-string?(摘要)
后端·python·ai
小黑随笔5 小时前
【Golang玩转本地大模型实战(一):ollma部署模型及流式调用】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江沉晚呤时5 小时前
Redis缓存穿透、缓存击穿与缓存雪崩:如何在.NET Core中解决
java·开发语言·后端·算法·spring·排序算法
于齐龙6 小时前
pip 常用命令及配置
linux·python·pip
高效匠人6 小时前
Python10天冲刺-设计模型之策略模式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策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