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olang中CSP的理解

概念:

CSP模型,即通信顺序进程模型,是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C.A.R. Hoare于1978年提出的。该模型强调进程之间通过通道(channel)进行通信,并通过消息传递来协调并发执行的进程。CSP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不要通过共享内存来通信,而要通过通信来共享内存"。这一思想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并发编程中常见的竞态条件和死锁问题。

我的理解是一份数据不能由多个协程同时持有:

1、对于无缓冲chan,一份数据只能同时由一个协程持有。

如果没有数据接收者,发送者阻塞。

如果阻塞后出现了数据接收者,将数据转交给接收者之后发送者才能从阻塞中返回。

如果有数据接收者在等待,发送者不用阻塞,将数据转交给接收者之后立刻返回。

2、对于带缓冲chan,一份数据或者在缓冲中或者由一个协程持有。

如果缓冲满(没有接收者或接收者慢),发送者阻塞。

只有在数据接收者取走缓冲中的数据后,缓冲有剩余容量,阻塞的发送者才能返回。

如果有多个接收者,一份数据只能被一个接收者接收。

示例程序:两个协程交替打印奇偶数:

使用不带缓冲的chan,如果发送者在没有接收者接收的情况下也可以返回的话,就会出现争抢数据,也就不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

Go 复制代码
import (
	"fmt"
	"sync"
	"time"
)

func main() {
	var ch = make(chan int)
	var wg sync.WaitGroup
	wg.Add(2)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v1 := range ch {
			fmt.Println(time.Now().Format(time.TimeOnly), "go1:", v1)
			ch <- v1 + 1
			time.Sleep(time.Second)
		}
	}()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v2 := range ch {
			fmt.Println(time.Now().Format(time.TimeOnly), "go2:", v2)
			ch <- v2 + 1
			time.Sleep(time.Second)
		}
	}()

	ch <- 1
	wg.Wait()
}

控制台输出:

go2始终打印奇数,go1始终打印偶数。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

以上示例如果改成带缓冲chan,那么会出现争抢数据,也就不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但是同样满足CSP要求,因为发送者返回时数据已经放到了缓冲里。

--end--

相关推荐
鱼嘻几秒前
线程邮箱框架与示例
linux·c语言·开发语言·算法·php
玄武后端技术栈几秒前
什么是死信队列?死信队列是如何导致的?
后端·rabbitmq·死信队列
cooldream200920 分钟前
有状态服务、无状态服务与Session机制详解
java·开发语言·系统架构师
Q_Q196328847532 分钟前
python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小区物业报修系统
开发语言·spring boot·python·django·flask·node.js·php
一只蒟蒻ovo36 分钟前
操作系统导论——第27章 插叙:线程API
java·开发语言
斯普润布特38 分钟前
Java-很深我只知其一构造(Builder)
java·开发语言
南玖yy1 小时前
内存安全革命:工具、AI 与政策驱动的 C 语言转型之路
c语言·开发语言·c++·人工智能·安全·c++23·c++基础语法
Lu Yao_1 小时前
golang -- 如何获取变量类型
android·java·golang
yuanpan1 小时前
平面坐标系中判断点P是否在线段上AB上的常用方法总结
开发语言·python·平面·点线关系
海拥✘1 小时前
用Python监控金价并实现自动提醒!附完整源码
开发语言·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