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与了 CodeBuddy「首席试玩官」内容创作活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个链接体验一下 CodeBuddy 的 AI 编程助手功能:腾讯云代码助手 CodeBuddy - AI 时代的智能编程伙伴
起因:一个灵光一现的小念头
前几天突然脑子一热,想做点儿轻松好玩的东西。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能不能做个小工具,来测试人类反应速度?玩法嘛,越简单越好。
就这样,我临时起意地构思了一个小游戏,命名为「五秒反应挑战」。玩法核心就是:点击开始按钮后,系统随机等待一段时间才显示提示"现在!",玩家需要在最短时间内作出点击反应,系统统计反应时间并反馈结果。
为了让这个点子落地得更顺畅,我决定试试 CodeBuddy 看能帮上多少忙。
从想法到页面:CodeBuddy 主动规划的项目架构
我简单描述了项目的大致想法、界面风格(偏未来感一点,黑灰渐变、按钮发光、粒子动效这些元素要有),结果没想到 CodeBuddy 的响应比我还快。
它马上就把整个项目的架构安排了出来。CodeBuddy 判断这是个适合做成单页的中等复杂度项目,然后直接在项目结构中创建了 pages/reaction-game
目录,并新建了 index.vue
页面文件。这个页面从结构上看大致分为三块区域:顶部的提示语、中间的交互按钮,以及底部的反应数据列表。

我给这个页面挑了黑灰渐变作为背景色,按钮则加上了柔和的光晕和微妙的拟态动画,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紧张的未来科技感。至于布局,用的是 Flexbox,把提示区、按钮区和数据区灵活地安排在各种屏幕上都不会跑版------尤其是在微信小程序里,效果依旧很稳。
配置文件的小插曲:pages.json & package.json
在完成页面之后,我立刻更新了 pages.json
,把新建的反应挑战页加进路由列表里,并把顶部导航栏关掉,力求给玩家一个沉浸式的操作界面。操作很简单:CodeBuddy 提供了两种方案------直接插入新配置或者整段覆盖,最终它帮我顺利把配置文件给改好了。
不过,当我用微信开发者工具一键启动时,突然收到"找不到 package.json"的报错。尴尬之余,我才想起来这个项目还没初始化。好在 CodeBuddy 早已想到了这一点,它接着自动执行了 npm init -y
,然后安装了必备的 @dcloudio/uni-app
相关依赖,最后还把 package.json
里的脚本、依赖都给补齐了------一气呵成,不用我多动一根手指。
让游戏"活"起来:动效和交互的细节
这部分最考验体验了。整个交互我是这么设计的:
- 玩家一按"开始",程序就在后台悄悄计时(2~5 秒内随机);
- 一旦倒计时结束,就出现"现在!"的大字提示,玩家要拼手速点按钮;
- 系统立刻判定速度:绿灯代表快,红灯代表慢,还会有对应的提示动画;
- 每次结果会被自动记录到列表里,并且实时算出最快、最慢和平均值;
- 提示文字会配合放大、淡出和颜色渐变效果,细节处增强紧张感。
另外,CodeBuddy 还在页面上预留了一个 Canvas 区域,用来插入粒子特效或第三方动图------我后面想加点小炫彩就直接动手。

在状态管理上,我让所有逻辑都集中到 setup()
里,通过 ref
、reactive
搭配使用,定时器的启停也一目了然。代码简洁,不会出现层层嵌套、乱七八糟的情况。
开发感受:真·零手写逻辑
有趣的是,这一趟我几乎没写什么核心逻辑。CodeBuddy 从页面搭建到路由注册,从项目初始化到动效实现,都自己搞定了。
它的判断也颇为专业:比如是否复用已有页面、错误处理时该怎么补救,决策过程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前端小伙伴,甚至比我有时还更周全。
生成的代码结构一看就像团队协作下的产物:命名规范、模块分离、可维护性都在线。拿到这样一份"交付物",我能直接用到后续项目里,省去了不少二次整理的麻烦。
结语:不只是工具,更像队友
「五秒反应挑战」其实只是一个小实验,但整个过程让我彻底改观:CodeBuddy 不光是个能执行命令的脚本,更像一个懂流程、会思考的开发小伙伴。当它发现问题、给出方案并自动修复时,那种感觉就像在和另一个工程师协作。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写的代码不仅能跑,还相当优雅,没有冗余判断,逻辑分明------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写给人看、也给机器用"的水平。
接下来,我还打算借助它做更多工具类项目,一起脑洞、一起拆解需求,看看还能碰撞出什么新花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