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addr结构体详解

在网络编程中,sockaddr 结构体用于表示套接字的地址信息。由于不同协议(如 IPv4、IPv6、Unix 域套接字)的地址格式不同,实际使用中通常通过以下三种变体结构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地址:


1. 通用地址结构:struct sockaddr

  • 用于类型兼容性,所有具体地址结构需强制转换为此类型传递给套接字函数。

  • 字段

    c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 {
        sa_family_t sa_family;  // 地址族(如 AF_INET, AF_INET6, AF_UNIX)
        char         sa_data[14]; // 协议特定地址信息(实际不直接使用)
    };

2. IPv4 地址结构:struct sockaddr_in

  • 用于 IPv4 协议的地址表示。

  • 字段

    c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in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地址族(必须设为 AF_INET)
        in_port_t      sin_port;   // 16 位端口号(需用 `htons()` 转换字节序)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32 位 IPv4 地址
        char           sin_zero[8]; // 填充字段(通常置零)
    };
    
    struct in_addr {
        in_addr_t s_addr; // IPv4 地址(32 位整数,需用 `inet_pton()` 或 `htonl()` 转换)
    };
  • 示例

    c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in_port = htons(8080);
    inet_pton(AF_INET, "192.168.1.1", &addr.sin_addr);
    memset(addr.sin_zero, 0, sizeof(addr.sin_zero));

3. IPv6 地址结构:struct sockaddr_in6

  • 用于 IPv6 协议的地址表示。

  • 字段

    c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in6 {
        sa_family_t     sin6_family;   // 地址族(必须设为 AF_INET6)
        in_port_t       sin6_port;     // 16 位端口号(需用 `htons()` 转换)
        uint32_t        sin6_flowinfo; // IPv6 流信息(通常为 0)
        struct in6_addr sin6_addr;     // 128 位 IPv6 地址
        uint32_t        sin6_scope_id; // 接口范围 ID(用于链路本地地址)
    };
    
    struct in6_addr {
        unsigned char s6_addr[16]; // IPv6 地址(128 位)
    };
  • 示例

    c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in6 addr6;
    addr6.sin6_family = AF_INET6;
    addr6.sin6_port = htons(8080);
    inet_pton(AF_INET6, "2001:db8::1", &addr6.sin6_addr);

4. Unix 域套接字结构:struct sockaddr_un

  • 用于本地进程间通信(Unix Domain Socket)。

  • 字段

    c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un {
        sa_family_t sun_family;        // 地址族(必须设为 AF_UNIX 或 AF_LOCAL)
        char        sun_path[108];     // 文件系统路径名(需唯一且存在)
    };
  • 示例

    c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un unix_addr;
    unix_addr.sun_family = AF_UNIX;
    strncpy(unix_addr.sun_path, "/tmp/mysocket", sizeof(unix_addr.sun_path) - 1);

关键注意事项

  1. 类型转换 :具体结构(如 sockaddr_in)在使用时需强制转换为 struct sockaddr*

    c 复制代码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
  2. 字节序转换 :IPv4/IPv6 的端口号和地址需用 htons()htonl()inet_pton() 转换网络字节序。

  3. 长度参数 :传递地址结构时需指定实际长度(如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通过这三种结构体,可以灵活处理不同协议族的网络地址,是网络编程中地址管理的核心基础。

相关推荐
我是why的狗6 小时前
功能强大编辑器
编辑器
kfepiza12 小时前
vim的`:q!` 与 `ZQ` 笔记250729
linux·笔记·编辑器·vim
开发者小天13 小时前
Node.js中Buffer的用法
node.js·编辑器·vim
WSSWWWSSW1 天前
vi/vim跳转到指定行命令
编辑器·vim·excel
月光有害1 天前
PL-0功能拓展及基于VSCode的IDE配置
ide·vscode·编辑器
困鲲鲲1 天前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Command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羚羊角uou2 天前
【Linux】编辑器vim和编译器gcc/g++
linux·运维·编辑器
野原鑫之祝2 天前
嵌入式开发学习———Linux环境下IO进程线程学习(一)
linux·c语言·学习·vim·嵌入式
embrace992 天前
【C语言学习】scanf函数
c语言·开发语言·汇编·学习·青少年编程·c#·编辑器
饭碗的彼岸one3 天前
重生之我在10天内卷赢C++ - DAY 2
linux·开发语言·c++·笔记·算法·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