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cat /proc/net/snmp查看网络协议层面统计信息

1. IP 协议统计

  • **Forwarding**: 是否启用了IP转发(1表示启用,2表示禁用)。这里为1,表示该主机启用了IP转发(即作为路由器)。

  • **DefaultTTL**: 默认的生存时间(Time To Live),这里是64。

  • **InReceives**: 接收到的IP数据包总数,这里是304145。

  • **InHdrErrors**: 由于IP头错误而被丢弃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3747。

  • **InAddrErrors**: 由于IP地址错误(例如目标地址无效)而被丢弃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ForwDatagrams**: 转发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表示没有转发数据包,尽管启用了转发功能)。

  • **InUnknownProtos**: 由于协议未知而被丢弃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InDiscards**: 由于资源不足等原因在接收时被丢弃的IP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InDelivers**: 成功递交给上层协议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299078。

  • **OutRequests**: 本地产生的IP数据包数量(不包括转发的),这里是296205。

  • **OutDiscards**: 在发送过程中被丢弃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OutNoRoutes**: 由于没有路由而被丢弃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ReasmTimeout**: 重组等待超时的次数,这里是0。

  • **ReasmReqds**: 需要重组的片段数量,这里是0。

  • **ReasmOKs**: 成功重组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ReasmFails**: 重组失败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FragOKs**: 成功分片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FragFails**: 分片失败的数据包数量,这里是0。

  • **FragCreates**: 创建的分片数量,这里是0。

2. ICMP 协议统计

ICMP部分分为两个部分:原始统计和消息类型统计。

Icmp: 行

  • **InMsgs**: 接收到的ICMP消息总数,500。

  • **InErrors**: 接收到的错误ICMP消息数,0。

  • **InCsumErrors**: 校验和错误的ICMP消息数,0。

  • **InDestUnreachs**: 接收到的目标不可达(type=3)消息数,204。

  • **InTimeExcds**: 接收到的超时(type=11)消息数,0。

  • **InParmProbs**: 接收到的参数问题(type=12)消息数,0。

  • **InSrcQuenchs**: 接收到的源抑制(type=4)消息数,0(已弃用)。

  • **InRedirects**: 接收到的重定向(type=5)消息数,0。

  • **InEchos**: 接收到的回显请求(type=8)消息数,263。

  • **InEchoReps**: 接收到的回显应答(type=0)消息数,33。

  • **其他类型接收统计**:0。

  • **OutMsgs**: 发送的ICMP消息总数,551。

  • **OutErrors**: 发送ICMP消息时出错的次数,0。

  • **OutDestUnreachs**: 发送的目标不可达(type=3)消息数,204。

  • **OutTimeExcds**: 发送的超时(type=11)消息数,0。

  • **OutParmProbs**: 发送的参数问题(type=12)消息数,0。

  • **OutSrcQuenchs**: 发送的源抑制(type=4)消息数,0(已弃用)。

  • **OutRedirects**: 发送的重定向(type=5)消息数,0。

  • **OutEchos**: 发送的回显请求(type=8)消息数,84。

  • **OutEchoReps**: 发送的回显应答(type=0)消息数,263。

  • **其他类型发送统计**:0。

IcmpMsg: 行(按类型统计)

  • **InType0**: 接收到的回显应答(Type 0)消息数,33。

  • **InType3**: 接收到的目标不可达(Type 3)消息数,204。

  • **InType8**: 接收到的回显请求(Type 8)消息数,263。

  • **OutType0**: 发送的回显应答(Type 0)消息数,263。

  • **OutType3**: 发送的目标不可达(Type 3)消息数,204。

  • **OutType8**: 发送的回显请求(Type 8)消息数,84。

3. TCP 协议统计

  • **RtoAlgorithm**: 重传超时算法,1表示使用RFC 6298算法。

  • **RtoMin**: 最小重传超时时间(毫秒),200。

  • **RtoMax**: 最大重传超时时间(毫秒),120000。

  • **MaxConn**: 最大连接数,-1表示没有设置限制(或者不显示)。

  • **ActiveOpens**: 主动打开的连接数(客户端),225。

  • **PassiveOpens**: 被动打开的连接数(服务器端),21。

  • **AttemptFails**: 连接尝试失败次数,0。

  • **EstabResets**: 已建立连接被重置的次数,9。

  • **CurrEstab**: 当前处于已建立状态或等待关闭的连接数,7。

  • **InSegs**: 接收到的TCP段数量,286995。

  • **OutSegs**: 发送的TCP段数量,293718。

  • **RetransSegs**: 重传的TCP段数量,696。

  • **InErrs**: 接收到的错误TCP段数量,1。

  • **OutRsts**: 发送的RST(重置)标志数量,7。

  • **InCsumErrors**: 校验和错误的TCP段数量,0。

4. UDP 协议统计

  • **InDatagrams**: 传递给应用程序的UDP数据报数量,620。

  • **NoPorts**: 没有监听端口的UDP数据报数量,195。

  • **InErrors**: 接收时出错的数据报数量(不包括NoPorts),0。

  • **OutDatagrams**: 发送的UDP数据报数量,623。

  • **RcvbufErrors**: 由于接收缓冲区不足而丢弃的数据报数量,0。

  • **SndbufErrors**: 由于发送缓冲区不足而丢弃的数据报数量,0。

  • **InCsumErrors**: 校验和错误的数据报数量,0。

  • **IgnoredMulti**: 忽略的多播数据报数量,8664(可能是由于没有加入多播组)。

  • **MemErrors**: 内存错误导致的数据报丢弃,0。

5. UdpLite 协议统计 (UdpLite:)

UdpLite是UDP的轻量级版本,支持部分校验和。这里所有值都是0,表示没有使用。

总结

该输出提供了网络协议层面的详细统计信息,有助于分析网络性能问题。例如:

  • IP层有较多的头错误(InHdrErrors=3747),可能需要检查网络硬件或驱动程序。

  • TCP层有696个重传段,表明网络可能存在拥塞或丢包。

  • UDP层有195个数据报因为目标端口未开放而被丢弃(NoPorts=195),这是正常现象。

  • 主机启用了IP转发(Forwarding=1),但实际没有转发数据包(ForwDatagrams=0)。

相关推荐
JoyCong19989 小时前
远程安全提示再升级!隐私屏开启位置突出、可录入被控锁屏...
服务器·网络·安全
小卓笔记9 小时前
第1章 Web服务-nginx
前端·网络·nginx
纠结的学渣9 小时前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05物理与环境安全
网络·安全
峰顶听歌的鲸鱼10 小时前
29.Linux防火墙管理
linux·运维·网络·笔记·学习方法
在下村刘湘12 小时前
HTTP 请求方式当中GET请求需要请求头吗?
网络·网络协议·http
墨^O^12 小时前
网络通信协议全解析:HTTP/UDP/TCP核心要点
linux·服务器·网络·学习
跨境小新13 小时前
沙特TikTok入驻攻略
网络
Lowjin_13 小时前
计算机网路-路由聚合
网络·智能路由器
劉小健13 小时前
16-镜像配置-反射镜像
运维·网络·网络协议
纠结的学渣14 小时前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04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