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Agent是不是就是各种Prompt的堆叠?

前段时间在AI圈掀起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大模型Agent是否仅仅是精心设计的Prompt组合?

以Manus为代表的智能Agent系统,其核心能力是否主要依赖于通过精巧的Prompt工程来引导大模型产生更优质的输出?

当前AI应用的突破是否更多体现为一种高级的文本编排技术?该议题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发了广泛讨论,各方观点交锋激烈。

两大阵营的观点碰撞

观点一:就是文字艺术,没必要遮遮掩掩

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谁还敢说真话?说白了不就是Prompt的排列组合。"

某位资深从业者的批评更为尖锐:"大模型的输入本质上就是prompt,任何工具或框架的终极目标都是打磨prompt。

市面上那些所谓'prompt优化'的工具被包装得神乎其神,但明眼人都知道它们最终产出的不过是个更精致的prompt。"

在他们看来,Agent本质上就是prompt工程的进阶形态,关键仍在于prompt的具体架构设计------包括要素拆解和流程编排。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系统架构,不过是"学术圈的自嗨"罢了。

观点二:远不止文字游戏这么简单

技术专家们对此并不认同。有从业者从系统架构层面指出:"企业级应用开发远非调用API就能解决。"

以DeepMind系统为例,集成大模型仅为基础组件,支撑智能体执行多步骤任务的关键,在于其分布式任务调度体系,涵盖工作流引擎、消息队列、决策中枢等模块,甚至采用了类似Docker的容器化隔离方案。

另一位资深研究员归纳得更为系统:"实用级智能体=API(交互层)+异步任务调度+知识图谱存储+多模态执行器+动态评估机制。任一要素缺失,都会使'认知计算平台'降维成'对话脚本引擎'。"

Agent 的本质是什么?

从技术定义来看,Agent本质上是一个闭环系统。对于具有明确目标的AI Agent而言,它可以自主生成任务、执行任务、动态调整任务序列优先级,并持续迭代这一过程直至目标达成。

用公式表达就是:Agent=LLM+Planning(计划)+Tooluse(执行)+Feedback(纠正偏差)

这个定义揭示了一个关键点:Agent 让LLM 具备了目标实现能力,通过自我激励循环来完成给定目标。

关键在于状态管理

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技术细节:现在几乎所有的大模型 API都是无状态的。大模型 API连鱼的七秒记忆都没有,它甚至记不住自己上一次的回答是什么。

那为什么我们在 AI聊天工具里能看到它"记住"了历史对话呢?实际上,是把以前的历史会话每次都重新传给大模型一遍,让它看起来有了记忆。这就是把无状态的 API做成有状态的样子。

随着应用复杂化,状态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真正厉害的 Agent拼的其实是状态管理能力。

Prompt 的真正作用

一位分析过 Manus和 OpenManus项目结构的开发者指出,Prompt确实很重要,它可以在不微调大模型的情况下,根据先验知识引导大模型行为,达到期待的业务效果。

但关键是:Prompt 是 Agent 系统中大模型和其他各个组件的润滑油,而不是全部。

以 OpenManus为例,其结构主要包括:

Agent(智能体)

Flow(流程)

Tool(工具)

Prompt(提示词)

Prompt 只是其中一个组件

技术的进化逻辑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这场争论其实反映了不同阶段的认知差异:

初级阶段:确实主要靠 Prompt 工程,通过精心设计的提示词让模型表现更好。

中级阶段:开始引入工具调用、多轮对话、简单的状态管理。

高级阶段:构建完整的事件驱动系统,包含复杂的状态机、内存管理自主规划和执行能力。

企业级阶段:需要考虑并发、容错、监控、安全等工程化问题。

结论:既是也不是

回到最初的问题:AI大模型Agent是不是就是各种Prompt的堆叠?

答案是:既是也不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与 LLM 的交互最终都要通过文字(Prompt)来实现,这确实是一门语言艺术。设计好的 Prompt 需要对语言有深刻理解,需要巧妙的措辞和精确的逻辑。

Agent 简单等同于 Prompt 堆叠,就像说建筑就是砖块堆叠一样--技术上没错,但忽略了设计、结构、工程等更重要的层面。

真正的 Agent 系统需要:

精心设计的 Prompt(文字艺术)

复杂的状态管理(系统工程)

智能的任务规划(算法设计)

可靠的工具调用(接口工程)

持续的自我优化(反馈机制)

写在最后

这场争论的价值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推动我们更深入地思考Al Agent 的本质。

对于初学者,从 Prompt 工程开始确实是一个好的起点,它能让你快速理解如何与 AI交互。

对于有经验的开发者,则需要跳出 Prompt的局限,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思考如何构建真正可用的智能体。

技术的进步往往就是在这样的争论中螺旋上升的。无论你站在哪一边,都要承认: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激动人心的技术变革时代。

相关推荐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6 小时前
OpenSearch 视频 RAG 实践
数据库·人工智能·llm
大模型开发7 小时前
零基础打造AI智能体实战教学(10)----零基础用Coze打造短视频自动洗稿工作流
llm·agent·coze
商汤万象开发者8 小时前
懒懒笔记 | 课代表带你梳理【RAG课程 19:基于知识图谱的RAG】
llm
字节跳动视频云技术团队10 小时前
ICME 2025 | 火山引擎在国际音频编码能力挑战赛中夺得冠军
llm·aigc·音视频开发
AI大模型11 小时前
COZE实战部署(二)—— 创建Coze应用
程序员·llm·coze
聚客AI11 小时前
大模型学习进阶路线图:从Prompt到预训练的四阶段全景解析
人工智能·llm·掘金·日新计划
大模型开发11 小时前
零基础打造AI智能体实战教学(9)----把Coze AI助手部署到Discord频道教程
llm·agent·coze
ansurfen13 小时前
我的第一个AI项目:从零搭建RAG知识库的踩坑之旅
python·llm
亚马逊云开发者16 小时前
全景解读亚马逊云科技的 GenBI 解决方案:三大路径助力企业智能决策升级
sql·llm
堆栈future1 天前
manus终于开放啦
llm·aigc·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