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数据通信基础

前言:本博客仅作记录学习使用,部分图片出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篇笔记是根据B站上的视频教程整理而成,感谢UP主的精彩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细节,可以参考以下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dT6zQEMg/?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e539f90574cdb0bc2bc30a8b5cb3fc00&p=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dT6zQEMg/?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e539f90574cdb0bc2bc30a8b5cb3fc00&p=6


一、通信与网络

1、华为设备图标简介

2、网络通信基本概念

网络通信:指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打印机等)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通信

3、常见术语

术语 说明
数据载荷 最终想要传递的信息
报文 网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
头部 在数据载荷的前面添加的信息段
尾部 在数据载荷的后面添加的信息段
封装 对数据载荷添加头部和尾部,新成新的报文的过程
解封装 去掉报文的头部和尾部,获取数据载荷的过程
网关 提供协议转换、路由选择、数据交换等功能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 为报文选择传递路径的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 数据通信系统的端设备,作为数据的发送者或接收者

4、数据通信网络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网络:是由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控制器、无线接入点等网络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网络打印机、服务器等终端设备共同构成的通信网络。其核心功能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互通

5、网络设备

5.1、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层设备,负责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报文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直接送达目的地。它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中,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 实现同类型网络或异地网络之间的通信
  • 隔离广播域
  • 维护路由表(Routing Table)、运行路由协议
  • 路径(路由信息)选择、IP报文转发
  • 广域网接入、网络地址转换
  • 连接通过交换机组建的二层网络
5.2、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它通过监测、限制和更改跨防火墙的数据流,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威胁的侵害

  • 隔离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
  • 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安全策略)
  • 用户身份认证
  • 实现远程接入功能
  • 实现数据加密及虚拟专用网业务
  • 执行网络地址转换
  • 其他安全功能
5.3、无线设备

二、网络类型与网络拓扑

1、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 局域网(LAN):在小范围内(如几千米内)由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组成,例如公司办公网络、网吧或家庭网络
  • 城域网(MAN):覆盖城市范围的网络,如宽带城域网、教育城域网或电子政务专网
  • 广域网(WAN):覆盖大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典型例子是因特网(Internet)

例:教育行业中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Network Topology)是指用传输介质(例如双绞线、光纤等)互连各种设备(例如计算机终端、路由器、交换机等)所呈现的++结构化布局++ 。

2.1、网络拓扑形态

三、网络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1、OSI七层参考模型

7.应用层 对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6.表示层 转换数据格式,确保数据可识别和理解
5.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通信会话
4.传输层 建立端到端传输,控制节奏,调整排序
3.网络层 定义逻辑地址;实现数据从源到目的地的转发
2.数据链路层 封装数据为帧,实现点对点通信,检测差错
1.物理层 传输bite流,提供机械和电气规范
1.1、应用层(PDU:Data)
  • HTTP(TCP/80):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网页浏览
  • Telnet(TCP/23):远程登录协议,用于远程管理
  • FTP(TCP/20,21):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共享
  • SMTP(TCP/25):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服务
  • TFTP(UDP/69):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1.2、传输层(PDU:segment段)

传输层接收应用层数据,封装成传输层PDU(Segment,段),并为应用层提供端到端(Port to Port)的连接支持

  • TCP(传输控制协议):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一种简单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由IETF的RFC 768定义
1.3、网络层(PDU:Packet包)

负责主机到主机的数据传递,提供逻辑地址(如IPv4、IPv6),并负责数据包的寻径和转发,常见协议包括ICMP(错误检测)和IGMP(组播管理)

1.4、数据链路层(PDU:Frame(帧))

向上为网络层的IP、IPv6等协议提供服务,向下依赖物理层传输数据。主要功能包括组帧、物理编址和差错控制。以太网是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其他还有PPPoE、PPP等

1.5、物理层(PDU:比特流)

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电信号或电磁波信号,传输比特流(Bitstream)。它规范了线缆、针脚、电压、接口等物理特性,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纤和电磁波

2、TCP/IP参考模型

2.1、常见协议(协议地图):

https://info.support.huawei.com/info-finder/info_RedisUX/format/viewSubFormatPageIFrame?lang=zh&domain=0https://info.support.huawei.com/info-finder/info_RedisUX/format/viewSubFormatPageIFrame?lang=zh&domain=0

3、TCP协议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保双方都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4、TCP协议四次握手关闭连接

TCP协议通过四次握手关闭连接,确保数据传输完成且双方都已准备好断开连接

5、TCP协议滑动窗口机制

6、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工作原理

地址解析协议ARP根据已知的IP地址解析获得其对应的MAC地址

ARP的工作原理:

四、数据通信过程

1、发送方数据封装

2、中间网络数据传输

封装好的完整数据,将会在网络中被传递

3、接收方数据解封装

五、总结

  • 不论是OSI参考模型还是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分层的设计理念
    • 各个层次之间分工、界限明确,有助于各个部件的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 通过定义在模型的每一层实现什么功能,鼓励产业的标准化
    • 通过提供接口的方式,使得各种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能够互相通信,提高兼容性
  • 数据的产生与传递,需要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协作,同时每个模块又需要"各司其职"。

学习永无止境,让我们共同进步!!

相关推荐
捷米研发三部13 分钟前
CC-Link转Modbus TCP协议转换网关实现三菱 PLC与传感器通讯在快递分拣中心的应用案例
网络·网络协议
嵌入式-小王14 分钟前
每天掌握一个网络协议----ARP协议
网络·网络协议·arp
阿珊和她的猫2 小时前
HTTP 状态码 301 和 302 的区别与使用场景
网络·网络协议·http
深度学习04073 小时前
【网络实验】-VLAN工作原理
网络
会飞的土拨鼠呀4 小时前
通过Linux进程id找到程序路径
linux·服务器·网络
GIS数据转换器4 小时前
GIS+大模型助力安全风险精细化管理
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安全·无人机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4 小时前
植物中验证蛋白相互作用的Pull-down和Co-IP技术--文献精读181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普普通通的南瓜5 小时前
IP证书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中的实践与挑战
网络·数据库·网络协议·tcp/ip·安全·ssl
讨厌下雨的天空7 小时前
网络基础
网络·1024程序员节
0和1的舞者7 小时前
《网络编程核心概念与 UDP Socket 组件深度解析》
java·开发语言·网络·计算机网络·udp·s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