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被Meta挖走!加入超级智能团队、年薪千万美元

Meta 的挖人仍在继续,这次瞄向了苹果。

今日,据彭博社最新消息,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杰出工程师庞若鸣(Ruoming Pang)即将离职并加入 Meta。

2021 年从谷歌跳槽到苹果的庞若鸣,将成为 Meta 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团队的最新重磅成员。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招揽庞若鸣,Meta 提供了每年价值数千万美元的薪酬方案。这段时间,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一直在招兵买马,高薪引进了多位顶尖 AI 领导者,包括 Scale AI 的 Alexandr Wang、初创公司创始人 Daniel Gros 以及前 GitHub 首席执行官 Nat Friedman。

据其他知情人士称,Meta 在周一还招募了 OpenAI 研究员 Yuanzhi Li 以及在 Anthropic PBC 公司从事 Claude 开发的 Anton Bakhtin。

目前,对于这些人事变动,Meta、苹果、庞若鸣、OpenAI 和 Anthropic 均未回应彭博社的置评请求。

评论区的网友被 Meta 的豪掷千金所震撼。

还有人对苹果公司的 AI 现状表示担忧。

庞若鸣及其基础模型团队

据领英公开资料,庞若鸣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在谷歌工作了 15 年,此后加入了苹果。

在苹果公司,庞若鸣领导着苹果 AI/ML 部门的基础模型团队,团队成员 100 人左右,主要负责开发支撑苹果设备上「Apple Intelligence」及其他 AI 功能的核心基础模型。

相关工作包括:AXLearn 训练框架的研发、大语言模型(LLM)的预训练、后训练及推理优化以及多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的开发。

今年六月,苹果宣布首次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 AI 模型,允许任何 App 直接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核心的端侧基础模型,从而催生一系列新的 iPhone 和 iPad 应用程序。

近来,在公司内部,庞若鸣领导的基础模型团队(AFM)受到了新管理层的审视。管理层正在探索使用第三方模型(来自 OpenAI 或 Anthropic)来驱动新版本的 Siri。这些内部讨论在最近几周打击了基础模型团队的部分士气。

虽然苹果公司一直在探索采用第三方解决方案来驱动新版 Siri 的 AI 功能,但同时,苹果也在基于庞若鸣团队开发的模型开发一个新版本的 Siri。

该团队开发的模型同样支撑着在苹果设备上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包括邮件和网页文章摘要、Genmoji 和优先通知等功能。

庞若鸣这位核心人物的离职,是苹果公司几年前开始研发 Apple Intelligence 以来其 AI 团队最重大的损失,凸显了新兴 AI 领域对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Meta 一直在向全球顶尖工程师提供年薪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报价 ------ 远高于苹果支付给从事类似工作的工程师的薪酬。

知情人士表示,庞若鸣的离职可能引发基础模型团队的一波离职潮,数名工程师已告知同事,他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离职前往 Meta 或其他地方。上个月,庞若鸣的主要副手、资深大语言模型研究员 Tom Gunter 在苹果工作了 8 年后选择离开。

随着庞若鸣的离开,苹果基础模型团队现在将由 Zhifeng Chen 领导。团队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在庞若鸣的领导架构下,大部分工程师直接向他汇报。

而新的组织架构将包含多位向 Zhifeng Chen 汇报的经理,工程师们再向这些经理汇报工作。接近团队的人士表示,Chong Wang、Zirui Wang、Chung-Cheng Chiu 和 Guoli Yin 可能成为新架构中的经理人选。

原文链接: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

相关推荐
悟乙己6 分钟前
译|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案例入门讲解(一)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生存分析·因果推荐
无奈何杨8 分钟前
从“指点江山”到“赛博求雨”的心路历程
人工智能
老贾专利烩18 分钟前
智能健康项链专利拆解:ECG 与 TBI 双模态监测的硬件架构与信号融合
人工智能·科技·健康医疗
无奈何杨20 分钟前
MCP Server工具参数设计与AI约束指南
人工智能
青梅主码20 分钟前
中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中美 AI 竞争白热化,贸易紧张局势下的全球治理新篇章
人工智能
张较瘦_1 小时前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 + 软件工程 | CASCADE:用LLM+编译器技术破解JavaScript混淆难题
javascript·论文阅读·人工智能
呆头鹅AI工作室1 小时前
[2025CVPR-图象分类方向]CATANet:用于轻量级图像超分辨率的高效内容感知标记聚合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分类
向左转, 向右走ˉ1 小时前
为什么分类任务偏爱交叉熵?MSE 为何折戟?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分类·数据挖掘
抓个马尾女孩2 小时前
什么是熵、交叉熵、相对熵(KL散度)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张较瘦_3 小时前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工作流的“救星”:数据虚拟化服务如何解决数据管理难题?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