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ursor解决了AI聊天的10个痛点后,我又做了一个新功能:交叉分析表

前言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文章《AI 聊天应用的 10 条高级需求》,吐槽了当前 Web 和桌面端 AI 聊天工具的 10 个体验问题。从"找不到几周前绝妙点子"的全局检索 缺失,到"置顶所有等于没置顶"的分类 混乱,再到分享代码格式尽失的导出难题......这些痛点,相信很多把 AI 当生产力工具的朋友都深有体会。

我的核心观点是:AI 聊天不应该只是一个临时的问答机,它应该是我可以深度挖掘的宝藏知识库。

光吐槽没用,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于是,我借助 AI 编程工具(我用 Cursor 帮我写代码,几乎完成了 90% 的工作量),把这些想法和需求,一点点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应用,我给它取名叫 Pointer

Pointer 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问题:强大的全局检索、树状文件夹分类、一键导出带格式的图片、自由勾选对话合并导出......这些功能让我的 AI 聊天记录,终于从线性信息流,变成了井然有序的知识树。

然而,就在我开发和使用 Pointer 的过程中,一个全新的想法不期而至。

从"整理"到"对比":新问题的浮现

在解决了检索、分类、导出这些"整理"问题后,我发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需求:结构化的对比分析

比如,我想让 AI 帮我比较一下 VueReactSvelte 这三个前端框架的优劣,AI 可以给我生成一大段文字。但这些信息是散落在段落里的,我想把它们按"学习曲线"、"生态系统"、"性能"等维度进行对位比较,就得自己手动整理成一个表格。

这个过程非常繁琐。我意识到,AI 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内容,但如果这些内容不能以一种利于对比和分析的结构呈现出来,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需要一个能让 AI 直接"思考"成表格的工具。

于是,交叉分析表(Crosstab) 这个功能的设计就应运而生。

Pointer 的新探索:AI 驱动的交叉分析表

交叉分析表本身不新鲜,但让 AI 理解并渐进式地构建它,是我想尝试的方向。我不希望用户上来就面对一个空白表格,而是让 AI 引导用户,一步步把脑海中的模糊想法变成结构清晰的分析表。

我设计了一个四步走的工作流:

  1. 第一步:定义主题。 你只需要告诉 AI 一个大的方向,比如"比较主流的编程语言"或者"分析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
  2. 第二步:生成框架。 AI 会基于你的主题,自动分析并推荐表格的横轴(比如:Java、Python、Go)和纵轴(比如:性能、开发效率、社区支持)。当然,这些推荐你都可以随时修改、增删。
  3. 第三步:填充内容。 框架搭好后,AI 会逐个填充每个交叉单元格的内容。比如,它会专门去生成"Python"在"开发效率"这个维度的具体描述。为了提高效率,你也可以让它一次性生成一整行或一整列。
  4. 第四步:交互和编辑。 AI 生成的内容不可能 100%完美。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单元格里,让 AI 重新生成,或者自己手动修改。最终的控制权永远在你手里。

一些"不那么起眼"的设计思考

在实现这个功能时,我遇到了一些细节上的挑战,也做了一些取舍。

  • 智能建议: 有时候我连横轴、纵轴该如何设置都没想好。所以我做了个"智能建议"功能,在你定义好一个轴之后,它会根据主题帮你推荐另一个轴的可能选项。
  • 细粒度控制: 我不想做一个全自动的"傻瓜"工具。因此,你可以对整个表、一整行/列、甚至单个单元格进行生成、重生成、清空等操作。我希望在自动化和手动控制之间找到一个舒适的平衡点。
  • 沉浸式体验: 分析复杂的表格时,屏幕空间总是捉襟见肘。所以我加入了全屏模式,这些小细节对提升体验其实挺重要的。

这个功能能用在哪些地方?

最初我只是想解决自己的学习和分析需求,但后来发现,它的应用场景远比我想象的要广。

  • 学习与教育: 老师可以用它快速制作不同知识点的对比讲义;学生可以用它来整理历史事件、文学流派、科学概念,一目了然。
  • 商业分析: 制作竞品分析报告、对比不同市场策略的优劣、评估产品功能的多维度特性,都比用 Word 或 PPT 画表格要直观高效得多。
  • 内容创作: 无论是策划选题,还是整理文章框架,它都能作为一个很好的结构化思维工具,帮助我理清思路。

下面举几个例子:

编程语言眼中的编程语言

学语言(生成交叉表)

学语言(基于交叉表提问)

写小说

挑战与未来

当然,这个功能还很初级。当表格变得非常大时,性能会是个挑战;AI 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也需要持续通过优化提示词来改善。我想到的还有"模板保存与复用"、"导出为 Excel"等功能。

回顾从最初的"10 个痛点"到如今的"交叉分析表",我深刻地感受到,好的工具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被"发现"和"生长"出来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规划,而是一个不断与需求碰撞、迭代和演进的过程。

Pointer 项目本身就是这个理念的产物,它始于一个深度用户的个人需求,也希望能服务于更多像我一样,希望把 AI 当做"第二大脑"来使用的朋友们。

我的探索刚刚开始。希望 Pointer 的这些思考和实践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附录

相关推荐
奇舞精选1 小时前
用 AI 提效的新方式:全面体验 Google Gemini CLI
前端·google·ai编程
量子位2 小时前
马斯克 Grok-4 碾压所有大模型!“比所有领域博士都聪明”,AIME25 拿满分
ai编程·grok
量子位2 小时前
赵晓卉,你老板知道你用飞书 AI 爆改绩效评价吗?
ai编程
yaocheng的ai分身2 小时前
Claude 4 提示词工程最佳实践
ai编程·claude·trae
namehu2 小时前
🚀 Gemini API 额度不够用?手把手教你无限爽用!
ai编程·gemini
北灵聊AI2 小时前
白嫖 Claude Code,国内也能免费使用
ai编程
夲奋亻Jay3 小时前
下面我将针对每个应用场景,详细列出前端领域涉及AI推进的具体技术、工具和方案
aigc·ai编程
qiyue776 小时前
AI编程专栏(五)-提示词知识-通用提示结构或框架
人工智能·ai编程
泽安AI研习社7 小时前
用了 Claude Code 之后,我不再续费 Cursor 了!国内使用 Claude Code 教程【附案例实操】
ai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