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团队在推行使用AI来提高编程效率,之前体验使用 Cursor,看到那天分享的同事有推荐使用 Augment,本着薅羊毛的心态,这几天注册免费体验使用了下。目前主要用来实际开发需求和做一些小工具,也用了好几天了,刚好今天说说自己这几天使用的一些感受。

Augment Code优点
Augment Code自称是第一个能深度理解大型复杂项目、专为团队协作打造的 AI 编码平台,宣称在处理大型项目有比较好的体验。实际体验下来,确实发现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己学习项目的代码编码风格,项目内部的实现逻辑,在实现功能时,会使用项目代码中已经存在的一些逻辑和方法,也会用相同的框架去实现。比如使用项目中自定义的线程池,异步框架也会根据你项目中常用的框架等。
根据问答生成代码的速度也还可以,这里可能跟你科学上网的网速有关(没错,需要科学上网)。代码实现准确度,个人感觉和 Cursor 差不多,毕竟背后使用的模型都差不多。还有个大的优点就是他并不是独立的编译器,不像 Cursor需要下载它指定的编译器,而 Augment Code 更多的是一个插件,可以在 IDEA 和 VS Code 中下载使用,这个确实获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Augment Code 体验的一些问题
当然在使用过程也碰到一些让我觉得不好的的地方,主要是有四点:
1、修改的代码和之前的没有diff的效果
Augment 生成代码过程中,如果涉及改动已经存在的某个文件时,他直接显示的是修改后的文件,并没有像Cusor 那样,会有一个 diff 的效果,仅仅是在 apply 之后,文件会显示几秒钟的 diff 效果,然后就没了。这个对我来说非常的不方便,因为一般我会先看下前后修改了文件什么东西,才考虑是要apply还是重新生成,没有 diff,阅读起来很差。每次只能先 apply,然后通过 git 去看一个前后的修改记录。
2、卡顿性能不太好 这里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启动 IDE 过程中,Augment 加载比较慢,拖累 IDE 的启动速度,比如 VSCode,在我的Mac Pro中启动就很慢。第二个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一个 chat 的长了之后,会高概率导致VS Code 卡顿。也会偶现输入卡顿。但是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上下文还没有达到能导致卡顿的长度,Cursor 在使用过程中,至少是没有碰到过。
3、没有找到revert功能
AI在根据问题生成代码后,如果结果不合适,或者几轮问答之后,像 revert 到某次问答,我在 Augment 中并没有找到 revert 按钮,相比之下 Cursor 这块就做的比较好,每笔都可以 revert。在 Augment 中,我每次都是复制问答的 id,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告诉它我的问答上下文,需要 revert 到某个 id。
4、价格比价不高
现在 Augment 的官网的购买价格是每个月 50 刀,还是挺贵的,每个月将近 400 块钱了。。。。
当然上面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是真的问题,可能是我体验时间还不长,没有摸到正确的使用方法,又知道的可以留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