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葳
阿布扎比郊外的午后,沙漠灼热、干旱难耐。
然而一座农场内,景象截然不同:蔬菜生机盎然,果实挂满枝头。农户轻点手机,远程调控着大棚内温湿度;灌溉与施肥,则由系统自动精准执行。
这是华为数字能源和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阿联酋共同打造的沙漠农场。农场内,每一颗果蔬的生长,都离不开华为工商业光储微网提供的7×24小时绿色电力的支撑。
数千年来,沙漠与农业仿佛绝缘。如今,科技正在改写叙事------智慧能源与现代农业的融合,让沙漠中的每一束阳光,都能孕育出累累硕果。
阿布扎比沙漠农场
科技:改写沙海中的生命方程式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曾长期"靠天吃饭"。近年来海湾国家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提升食品自给率。
环境可控农业(如温室大棚、垂直农场)是关键方向之一。这种模式首当其冲的挑战便是能源。能源投入往往占可控环境农业生产成本的一半左右。幸运的是,海湾地区的充沛阳光,为能源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提供了绝佳条件。

作为领先的蔬菜全产业链运营商,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已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温室农业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全球多个干旱地区。华为数字能源与寿光的携手,不仅能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更能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日常管理中,农户通过手机APP就能查看土壤含水量等参数,远程调控光照、温度、湿度, 系统还能自动计算并精准执行灌溉、施肥等操作;同时,借助智能光伏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光伏组件与储能电池状态,农场能源使用情况也一目了然。

破解:沙漠农场背后的能源密码
沙漠农场远离电网,传统柴油发电噪声大污染严重。因此,其能源方案选择了离网微电网模式,核心在于"光储融合"。这一方案具备几大核心优势:
**首先,光储融合、稳定构网。**果蔬生长依赖恒定环境,但照明、温控、滴灌、通风等设备负载多样,因此农场对能源系统的首要诉求就是稳定。沙漠农场部署了9台华为215kWh储能柜和11台115kW逆变器,光储一体的模式,确保全年无休稳定供电。
沙漠农场也是华为全球首个落地的215kWh离网工商业光储项目。多年来华为在光储融合、独立微网领域积累了领先实践,其2023年打造的全球首个GWh级100%清洁能源独立微网项目------沙特"红海新城",便是相关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标杆案例。
**其次,高效节能,稳定可靠。**沙漠农场采用了华为组串式逆变器,发电效率更高,年发电量可达300万kWh。逆变器具备IP66防护等级,无惧高温沙尘等环境挑战。华为风液智冷储能支持2:1的光储比配置,既保障农场运营的连续性,又降低了用电成本。同时,风液智冷储能10年免换液,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
**第三,智能管理,极简运维。**智能光伏云实时监测每块电芯的电压、温度等关键指标,实现对能源的精准监测与高效管理,简化日常运维。

新篇:中企出海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沙漠农场的成功,标志着中企出海模式的一次重要跃升:从单一的商品或服务出海,转向更高维度的"产业链聚合出海",并深度融入当地产业发展脉络,打造了**"智慧农业+智慧能源"协同出海的标杆。**
依托科技创新,沙漠农场具备在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下规模化复制的潜力,将助推海湾国家提升粮食自给率。
同时,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现代农业技能培训,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更通过华为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先实践,加速光储融合在农业场景的落地。

结语
绿洲,常被视为沙漠中生命的奇迹。
沙漠农场,通过智慧能源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应对粮食安全挑战提供创新路径。华为携手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正以科技创新之力,在无垠沙海中,书写着人类未来的绿洲传奇。
END
本文为「智能进化论」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