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JVM 的内存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Java 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分为方法区、堆、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

方法区(Method Area):

1\] 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和即时编译器(JIT)编译后的代码。 \[2\] 属于线程共享区域,所有线程共享方法区内存 \[3\] 在 JDK8之前,HotSpot使用永久代(PermGen)来实现方法区,JDK8之后被元空间(Metaspace)取代,元空间使用的是本地内存(Native Memory)。 堆(Heap): \[1\] 用于存放所有线程共享的对象和数组,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区域。 虚拟机栈(JVM Stack): \[1\] 每个线程创建一个栈,用来保存局部变量、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信息等 \[2\] 局部变量表中存储的是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以及对象引用。 \[3\] 栈是线程私有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1\] 为本地方法服务,使用JNI(Java Native Interface)调用的本地代码在此区域分配内存。 \[2\] 和虚拟机栈类似,也是线程私有的。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1\] 是一个小的内存区域,保存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指令的地址或行号。 \[2\] 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属于线程私有。 堆内存的进一步划分 \[1\] Eden 区:新对象最初会被分配到 Eden 区,且 Eden 区较大,频繁进行垃圾回收。 \[2\] Survivor 区:两个Survivor 区 S0 和 S1 交替使用,新对象在 Eden 区经过一次垃圾回收后存放到其中一个 Survivor区,进一步存活的对象会移动到另一个 Survivor 区,最终晋升到老年代。 \[3\] 老年代:长生命周期对象经过多次垃圾回收后会被移到老年代,MaiorGC在老年代进行,频率较低但耗时较长。

相关推荐
DKPT6 小时前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
java·开发语言·jvm·笔记·学习
三毛20049 小时前
玳瑁的嵌入式日记D33-0908(SQL数据库)
jvm·数据库·sql
Mr_Xuhhh9 小时前
sqlite3的使用
jvm·oracle·sqlite
Haven-1 天前
Java-面试八股文-JVM篇
java·jvm·面试
我真的是大笨蛋1 天前
JVM调优总结
java·jvm·数据库·redis·缓存·性能优化·系统架构
豆沙沙包?2 天前
JVM-默背版
jvm
Dovis(誓平步青云)2 天前
《探索C++11:现代语法的内存管理优化“性能指针”(下篇)》
开发语言·jvm·c++
星梦清河2 天前
宋红康 JVM 笔记 Day14|垃圾回收概述
jvm·笔记
小鸡脚来咯2 天前
一个Java的main方法在JVM中的执行流程
java·开发语言·j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