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些迷恋缠论了,老禅师留下的文章是越看越上头,越看越觉得------很多人理解缠论的方式,真的有点偏。不是说我多懂,但起码翻了五六遍的原文,咱得有点辨别力吧?这篇就说说我个人对"中枢"这个事的认知。
你看网上,画中枢的,千奇百怪。有人说五笔才行,有人说三笔正宗。我看到这些,只能默默一笑。你可能在想:不是说中枢至少要三笔构成吗?对对对,很多地方确实这么说,但你真去翻缠师原文,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有时候只是一笔,看起来孤零零的,但它也可以是中枢。准确点说,这种其实叫"类中枢"。

是的,你没听错------一笔,也可以撑起一个中枢的"场"。当然,不是乱说,这可有出处的。缠师自己在原文里就有类似的图。聪明的你要是认真看过,就知道我不是在胡说八道。
来,咱们回到原点,看看缠师对中枢是怎么定义的:
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看到没有?关键词是 "次级别走势重合" ,不是"画三笔"!你用"笔"的数量来判定中枢,那是偷换概念了兄弟姐妹们。这就是很多人学着学着就误入歧途的原因------太喜欢总结口诀,太不喜欢抠原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笔也能当中枢?
打个比方,一个人走路,突然停下来原地跳个舞,这个动作虽然短,但他确实停顿了------那个停顿,就是类中枢。只不过这个中枢藏得深,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去分解成更小的结构。你要是放大到次级别,说不定就能找到三段重合的结构,完全符合中枢定义。
这个其实在实盘里挺常见的。你盯着看,看着看着发现行情已经变了。你以为没中枢,它其实已经"类中枢"了,只是你没察觉。然后你看着行情继续拉高,心想这波还没走完。下一秒,啪一下给你砸下来,账户直接绿油油。

我本人对这种"貌似没走完"的走势体感真的很糟,一不小心就被打得满地找牙。所以我现在一看这种走势,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切次级别看有没有"潜藏的"中枢结构。
顺便提醒下,缠师还讲过一个基本原理:
任何级别的任何完成的走势,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中枢。
你要是忽略了这个点,后果很严重。比如上涨了一段,你心想还没见到中枢呢,说明没走完。然后你就死扛着,不舍得走。第二天一根大阴线下来,你直接当场裂开💥
裤衩都不剩那种。真的,这不是开玩笑。
说到底,中枢到底是不是中枢,不是看几笔,而是看有没有次级别重叠段落。这是缠师亲口说的,咱不能按自己理解来"优化"。
再说直白点,这种误解带来的后果是,你的判断体系根本立不住,一出行情你就晕菜。你以为它没完成,其实早就"类中枢"结束了,你还在那等买点------等来的是血亏。
这篇写得有点散,脑子里跳得比较快,见谅哈。但我真觉得很多时候,想明白一个点,比学十个技巧都重要。中枢就是这样的点。
你如果真把中枢理解透了,市场80%的结构你都能解。你要是还停留在"几笔构成中枢"这种表层,别说赚钱,保本都费劲。
那就先聊到这吧,有什么其它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