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命令
get 根据key取value
set 把key和vlaue存入进去
key和value本事上都是字符串,但在操作的时候可以不用加上引号""
Redis作为键值对的结构,key固定就是字符串,value实际上会有多种类型(字符串哈希表,列表,集合,有序集合...)
基本全局命令
keys命令
查找当前数据库中有 哪些key值, 使用keys pattern命令来查找,pattern格式如下:
?:任意匹配一个字符
*:任意匹配个字符
ab\]:只能匹配a或者b,给出固定的选项 \[\^a\]:排除a,只有a匹配不了 \[a-e\]:a到e之间的字符都可以匹配 **注意**:keys的时间复杂度为O(N),在生产环境上一般都会禁止使用keys命令 #### **exists命令** 判断key是否存在,返回值为存在的个数。 exists key \[key...\] 时间复杂度O(N) 这里的N是指key的个数。 #### **del命令** 删除指定的key,返回值为存在的个数。 del key \[key...\] 时间复杂度O(N) 这里的N是指key的个数。 #### **expire命令** 作用是给指定的key设置过期时间。key存活时间超出这个限制,就会被自动删除。 expire key seconds 单位时间是秒 pexpire key milliseconds 单位时间为毫秒 **注意:**此处设定过期的时间,必须是针对已经存在的key设置,返回值为1设置成功,为0设置失败 #### **ttl命令** ttl(time to live)查看当前key的过期时间还剩多少,返回正数表示时间,-1表示没有关联过期时间,-2表示key不存在。 ttl key 返回当前key离过期时间还剩的秒数 pttl key 返回当前key离过期时间还剩的毫秒数 #### type命令 一般有none(key不存在), 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set(集合),zset(有序集合),hash(哈希表),stream(redis作为消息队列时) type key 返回key对应的value的数据类型。 ## 经典面试题 **redis的key的过期策略是怎么实现的?** redis的整体策略是 **1.定期删除**: 每次抽取一部分,进行验证过期时间,需要保证这个抽取检查的过程足够快,控制好抽取的数量和定期抽取时间。(抽取的数量过多导致验证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堵塞) **2.惰性删除**: 如果当前key设置的过期时间已经到了,但是不会立刻删除它,这个key仍然存在,当接下来的访问当中用到了这个key时,于是这次访问就会让redis服务器触发删除这个key的操作,同时在返回一个nil。(类似于在小卖部中有部分过期的食品没有及时处理,当消费者选择了一个商品的时候,老板检查了一下生产日期,如果过期了就会进行处理) 通过上述策略相结合,redis任然可能存在很多过期key被残留,redis为了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补充,提供了一系列的**内存淘汰机制策略**。(之后的文章会详细说到) **两种比较高效的定时器设计(redis并未采用)** 1.优先级队列  首先设置过期时间越早的,优先级越高。 此时给定时器分配一个线程,只需检查队首元素是否过期即可。 避免检查时间过于频繁,根据当前时间和队首元素过期时间设置一个等待。 当添加一个新任务时,唤醒定时器线程,重新检查队首元素,调整等待时间。 2.时间轮  需要把时间划分成很多小段。(划分的粒度看是实际需求) 在每个小段上都挂着一串链表,每个链表都代表要执行的任务。 根据设计的时间周器,每过一段时间移动一个小段,然后检查每个链表尝试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