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机内参、外参、焦距及图像坐标计算的完整解析(原理推导+官方文档翻译)
本文系统讲解相机校准 中的内参、外参、焦距的详细含义及推导过程,明确为什么会有这些矩阵和公式,并引用权威资料和官方文档,帮助理解和记忆。
🔖 一、相机内参和外参的来源与含义(深入理解)
📍 什么是内参和外参?
- 内参(Intrinsic parameters) :
描述相机自身的光学特性,比如焦距、光学中心、传感器尺寸等相机自身属性。 - 外参(Extrinsic parameters) :
描述相机的位置与方向,即相机在三维世界坐标系下的位置(平移)与方向(旋转)。
相机模型通常用如下形式表示:
(来自 MathWorks 官方文档:Camera Calibration - MATLAB & Simulink)

说明:

📍 为什么需要这些矩阵(Why)?
我们在3D空间定位物体并映射到图片上时,需要两个步骤:
- 先用外参确定物体在相机的视角里(相机坐标系)。
- 再用内参决定在图像上如何显示(图像坐标系)。
因此我们引入:
- 外参矩阵 [R|t] (3×4):世界坐标系→相机坐标系。
- 内参矩阵 K(3×3)描述相机自身的投影特性(视角、大小)。
📌 二、焦距的作用和公式推导
焦距(Focal Length)影响拍摄视野(Field of View,简称FOV)与物体的成像大小。
MathWorks官方链接对焦距作用的英文原文解释:
"The intrinsic parameters include the focal length, optical center (principal point), and the skew coefficient."
译文:"内参包括焦距、光学中心(主点)和像素倾斜系数。"
链接:Camera Calibration - MATLAB & Simulink
📌 焦距公式推导(详细过程)
相机投影模型通常采用针孔相机模型(pinhole model):
该图来自:MathWorks - pinhole camera model
🔖 推导过程:
通过相似三角形原理:

从中推出像素坐标(u,v):
说明:
- fx,fy表示焦距,单位像素(pixels)。
- (cx,cy)图像光心位置(主点坐标)。
📌 二、焦距公式推导的直观理解(为什么这样?)
焦距本质是透镜中心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焦距决定:
- 焦距越大:放大更明显,视野小
- 焦距越小:视野大,放大弱
下面图(来源于MathWorks)展示了焦距对视野的影响:
链接原文:https://ww2.mathworks.cn/help/vision/ug/camera-calibration.html
🧮 二、详细的坐标计算流程(公式推导+解释)
已知:

两步推导过程:
🚩 第一步(外参变换):从世界坐标到相机坐标
通过外参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

🚩 第二步(内参变换):

将物体映射到图片中。
📌 三、引用扩展链接资源与翻译(MathWorks官方文档)
为了方便你深入研究,这里提供权威链接与对应翻译:
- MathWorks Camera Calibration教程链接 :Camera Calibration
英文原文 | 中文翻译 |
---|---|
Geometric camera calibration estimates the parameters of a lens and image sensor. | 几何相机校准是估算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参数的过程。 |
These parameters correct for lens distortion and determine camera position. | 这些参数可以用来修正镜头畸变,确定相机位置。 |
Camera parameters include intrinsics, extrinsics, and distortion coefficients. | 相机参数包括内参、外参和畸变系数。 |
📚 三、知识拓展:常见的镜头畸变
实际相机存在径向(Radial)和切向(Tangential)畸变。
径向畸变:
物体离图像中心越远,畸变越明显,典型有桶形和枕形畸变:
径向畸变公式:

切向畸变:
由于镜头与成像平面不完全垂直导致:

🔖 四、总结表格(记忆用):
概念 | 说明 | 类比 |
---|---|---|
内参 | 相机光学属性(焦距、中心) | 眼睛晶状体 |
外参 | 相机位置和朝向 | 拍摄时的位置和视角 |
焦距 | 决定视野大小 | 望远镜放大倍数 |
坐标计算过程 | 世界坐标→相机坐标→图片坐标 | 拍摄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