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匿星,95程序员,副业自媒体,目前与2000+朋友一起探索副业!
一个人是否喜欢公开表达,其实和他内心的能量指数息息相关。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毫无波澜,但经历了一段内耗与成长后,再回头看,有了很深的共鸣。
曾经的我害怕说错话,担心被质疑,甚至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东西。
每次想说点什么,都会反复琢磨,最后往往还是选择了沉默。
那时候的我,总是"表达欲不强",其实根源是内耗太重,做事没底气,连说话的力气都被消磨掉了。
你内心的能量,决定了你敢不敢表达
表达欲弱,从根本上说,是能量不够。
我们总以为"表达"只是说话的技巧,其实它是内心状态的外在延伸。
一个能量充沛的人,眼里有光,心中有热,愿意主动分享、敢于发声;而一个长期自我怀疑、情绪低落的人,哪怕嘴上强装镇定,往往也难以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数学里,负负得正;但在生活中,负负只会更负,只有正正才更正。
你想靠近高能量的人、指望外界给你"充电",但如果自己发不出光,借来的能量终究会消耗殆尽。你必须自己成为那个能发光的人。
而我真正的转折点,是开始"主动表达"以后。
分享,是能量的循环
有一段时间,特别忙,每天下班后抽时间做副业。这样的忙碌反而让我的内耗变少了。为什么?我想有两个原因
1 事情多了,没时间胡思乱想。
2 表达多了,能量在循环。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积极地把自己的成长、思考分享到圈子、群聊或公众号时,哪怕只有一两个人点赞或留言,心里的满足感和动力会立刻飙升。
其实表达本身,就是一次能量循环。你输出价值,别人接受、反馈、认可,你会再多一份动力。
表达的动机来源于"利他"与"利己"
很多人说,"我没什么可表达的",其实是动机不够明确。
你觉得表达没意义,是因为你还没找到"为什么要说"。动机有两种:利他 和利己。
-
利他动机:你有干货、有方法、有经验,想帮助别人少走弯路,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表达往往最容易被认可和传播,因为大家都喜欢"有用的内容"。
-
利己动机:你有成长、有感悟、有思考,想要记录、复盘和见证自己的改变。哪怕没人点赞,也是给自己的交代。
我一开始也觉得"表达"只是社恐的折磨,后来发现只要带着"利他"去输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经验、一句鼓励的话,都有人受益。
慢慢地,表达变成了我的习惯,甚至成了我获得正反馈的源泉。
坚持表达,能量就会越来越多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本来很迷茫、很焦虑,结果在群里问了一个问题,或者在公众号写了一篇复盘,收到很多积极反馈,瞬间心情变好,动力也有了。
为什么?因为外在的反馈,会反过来补充你的内在能量。但前提是,你愿意"走到光里",而不是一直躲在角落自我设限。
做IP、做副业、做自媒体,最怕的不是不会写、不会说,而是不敢说、不敢写。
让表达成为一种习惯
我的建议很简单:
别等自己"准备好了"才表达,边做边说,边说边成长。
哪怕是小小的感悟,也值得被看见。哪怕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也能给后来人避坑。
你越分享,越成长。你越表达,能量就越多。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不敢说话的人",而是别人主动来向你请教、互动的人。
成为能量场的创造者
能量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我们的行动,转化到我们的内心。你输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主动表达,每天前进一步,哪怕一小步,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个"发光的人",其实就是自己。
我是匿星,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ps:我有一个副业社群,平时分享一些赚钱项目、案例,以及个人成长类思维认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群一起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