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Spring Boot 2.0 开始,默认的代理方式被改为了 CGLIB (spring.aop.proxy-target-class=true)。
这是因为 CGLIB 解决了一个使用 JDK 代理时非常棘手的痛点:代理对象内部方法调用无法触发 AOP 的问题。
- 场景:假设你有一个 UserServiceImpl 对象被 JDK 代理了。你在它的 methodA() 方法内部调用了同一个类中的 methodB() 方法(通过 this.methodB())。
- 问题:这个 methodB() 的调用不会被 AOP 拦截!因为 this 指向的是原始的 UserServiceImpl 对象,而不是代理对象。这次调用是从对象内部发起的,绕过了代理。
- CGLIB 的优势:使用 CGLIB 时,代理对象是原始对象的子类。在子类实例中,this 指向的就是代理对象本身。因此,内部调用 this.methodB() 依然是通过代理发起的,AOP 能够正常生效。
为了解决这种令人困惑的场景,提供更一致、更可预测的行为,Spring Boot 最终决定拥抱 CGLIB 作为默认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