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老刘
老刘带着团队做Flutter开发已经6年多了,所以对客户端相关的动向也比较关注。
前几天流传的一条消息吓了我一跳。
这个能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的传言,到底是真是假?
工信部真的下达了如此严厉的硬性要求吗?
不适配鸿蒙的后果真的如此严重吗?
今天,我们就来深挖这个传言背后的真相。
一、传言背后的真相
先说结论:这个传言是假的!
我翻遍了工信部官网,查阅了所有相关政策文件。
没有任何一份官方文件提到过"9月30日前必须100%适配鸿蒙"这样的硬性要求。
之前的新闻也大多都已经删除了
"三版齐发"政策存在吗?
答案是:不存在。
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各大应用商店的政策文件。
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三版齐发"的要求。
目前的政策是:
- iOS应用需要通过苹果App Store审核
- 安卓应用需要通过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审核
- 鸿蒙应用可以通过华为应用市场发布
三个平台相互独立,没有"必须同时发布"的硬性规定。
税收优惠和备案限制是真的吗?
这个更是无稽之谈。
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明确的认定标准:
- 企业年收入中软件收入占比
- 研发费用占比
- 技术人员占比
- 知识产权数量
这些标准和是否适配鸿蒙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备案不予通过",更是子虚乌有。
软件企业备案的审核标准是公开透明的。
没有任何一条和操作系统适配相关。
行业现状如何?
目前,确实有不少APP推出了鸿蒙版本。
根据华为公布的数据:
- 鸿蒙生态已有超过220万开发者
- 原生应用数量超过1.5万个
- 覆盖了主流的应用类别
但这个数字相比500多万款APP,占比还很小。
大部分APP开发团队还在观望中。
原因也很好理解,适配全新的平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这可不是写几个页面这样简单,而是要把一个App数年积累的大大小小的功能,全部用全新的编程语言在全新的SDK平台上开发一遍。
而且不同的系统平台,原先App中的架构设计、底层技术方案(比如数据库、网络请求、文件存储等)都需要重新设计。
更不要说App使用的大量三方库在新平台上是否有对应的版本和功能都是未知数。
其它可能性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这个信息本身可以辟谣了。
但是信息的来源是什么呢?老刘觉得有几种可能性
- 这类谣言最主要的来源是追求流量的自媒体账号。通过制造紧迫感和恐慌情绪来吸引关注。
- 谣言可能源于对真实政策的过度解读。比如将支持和鼓励解读为强制要求。
- 不排除某些利益相关方故意散布小作文,通过虚假信息影响开发者决策或者借机推销鸿蒙开发服务或者培训。
传言止于智者。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保持理性思考。
不被谣言裹挟,不被恐慌绑架。
二、鸿蒙适配的正确打开方式
那么,如何正确地进行鸿蒙适配呢?
第一步:评估适配价值
不是所有APP都需要立即适配鸿蒙。
你需要先分析自己的用户群体:
- 你的用户中有多少人使用华为设备?
- 这些用户的活跃度和付费能力如何?
- 适配成本和预期收益是否匹配?
如果你的APP主要面向iPhone用户。
这种情况下,适配的优先级可以降低。
第二步:选择适配策略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适配策略:
策略一:原生开发
使用鸿蒙原生的ArkTS语言进行开发。
优点:
- 性能最好
- 能充分利用鸿蒙系统的特性
- 用户体验最佳
缺点:
- 开发成本最高
- 需要学习全新的技术栈
- 维护成本高(需要同时维护三套代码)
策略二:跨平台框架
使用Flutter、React Native等跨平台框架。
老刘强烈推荐Flutter。
原因如下:
- 性能足够好,接近原生体验
- 一套代码可以同时支持iOS、安卓、鸿蒙,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 华为官方对Flutter的支持力度很大
目前,鸿蒙系统已经支持Flutter,而且跟进发布版本的速度很快。
你可以用同一套Flutter代码,编译出鸿蒙版本的APP。
第三步:渐进式适配
不要想着一次性把所有功能都搬过去。
正确的做法是渐进式适配:
先把最核心的功能迁移到鸿蒙平台。
比如登录、主要业务流程、支付等。
这样可以快速上线一个可用的版本。
让鸿蒙用户先用起来。
然后根据用户反馈,逐步完善各项功能。
优先适配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
技术难点
如果选择的是Flutter这样的跨平台框架,最大的问题在于三方库的支持(其实原生也一样)。
鸿蒙系统虽然支持Flutter,但是Flutter的三方库支持情况还不是很完善。
如果是纯Dart的三方库一般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涉及到系统本身的功能,现在已经进行适配的三方库还很少。
解决方案:
- 优先选择纯Dart实现的三方库
- 对于必须的原生功能,自己封装或寻找替代方案
实用建议
基于我的经验,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
建议一:不要急于求成
鸿蒙适配是一个长期过程。
不要因为传言就匆忙上马。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建议二:重视用户体验
适配不是简单的移植。
要充分考虑鸿蒙用户的使用习惯。
提供符合鸿蒙设计规范的用户体验。
建议三:关注生态发展
鸿蒙生态还在快速发展中。
要密切关注官方动态和技术更新。
及时调整自己的适配策略。
建议四:投入合理资源
适配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时间。
要根据预期收益合理分配资源。
不要为了适配而适配。
建议五:建立技术储备
即使暂时不适配,也要关注相关技术,比如Flutter技术栈。
建立必要的技术储备。
为将来的适配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鸿蒙适配是一个技术活。
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收益、技术难度等多个因素。
不要被传言左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决策。
三、理性看待变化,拥抱技术未来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对"9月30日APP必须100%适配鸿蒙"这个传言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个传言是假的。
工信部没有下达过如此严厉的硬性要求。
不存在"三版齐发"的政策。
更不会因为不适配鸿蒙就取消税收优惠或拒绝备案。
但这个传言的传播,却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往往比真相更快。
一个看似权威的消息,可以在几小时内传遍整个行业。
让无数开发者陷入焦虑和恐慌。
这提醒我们,作为技术人,保持理性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面对任何"重大消息",我们都应该:
- 第一时间查证官方渠道
- 分析消息的逻辑合理性
- 不被情绪化的表达所影响
- 基于事实做出判断
技术行业变化很快,新的平台、新的框架、新的政策层出不穷。
但变化中也有不变的东西。
那就是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最后,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面对技术变革,你认为开发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是快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是保持理性思考的能力
还是深入理解技术本质的能力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让我们一起在技术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如果看到这里的同学对客户端开发或者Flutter开发感兴趣,欢迎联系老刘,我们互相学习。
点击免费领老刘整理的《Flutter开发手册》,覆盖90%应用开发场景。
可以作为Flutter学习的知识地图。
覆盖90%开发场景的《Flutter开发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