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ava Web 开发的世界里,JSP(Java Server Pages)是一门举足轻重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要学好 JSP,首先得扎实掌握 Web 技术基础,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Web 的起源与发展
Web,本意是蜘蛛网和网,在网页设计中特指网页。它诞生于 1989 年 3 月,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1990 年 11 月,第一个 Web 服务器正式运行,人们通过 Web 浏览器能看到最早的 Web 页面。1991 年,Web 技术标准正式发布。
此后,Web 技术不断发展。1993 年,第一个图形界面的浏览器 Mosaic 开发成功;1995 年,著名的 Netscape Navigator 浏览器问世;随后,微软公司推出了 IE 浏览器,且成为 Windows 操作系统的默认浏览器。目前,与 Web 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都由万维网联盟(W3C)管理和维护。
Web 是一个分布式的超媒体信息系统,它将大量信息分布在网上,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多媒体网络信息服务。从技术层面看,Web 技术的核心有三点: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实现网络的信息传输。
-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实现互联网信息定位的统一标识。
-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实现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HTTP 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专门为 Web 设计的一种应用层协议。在 Web 应用中,服务器把网页传给浏览器,其实就是将网页的 HTML 代码发送给浏览器,让浏览器显示出来,而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就是 HTTP。
HTTP 是 TCP/IP 协议集中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用于定义 Web 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的过程以及数据本身的格式。其版本有 HTTP/1.0、HTTP/1.1、HTTP-NG。深入理解 HTTP 协议,对管理和维护复杂的 Web 站点、开发具有特殊用途的 Web 服务器程序有着直接影响。
Web 客户端应用技术
Web 客户端的主要任务是展现信息内容,其设计技术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
-
HTML 语言:作为信息展现的有效载体,其历史可追溯到 20 世纪 40 年代。1969 年 IBM 公司的查尔斯・戈德法布发明了 GML 语言,1978-1986 年发展为 SGML 语言标准。1989 年蒂姆・伯纳斯・李简化完善 SGML,1990 年第一个图形化 Web 浏览器使用 HTML 展现超文本信息。
-
动态技术演进:最初 HTML 只能展现静态文本或图像,GIF 动画首次为 HTML 页面引入动感。1995 年 Java 语言凭借平台无关性,为浏览器动态应用开发提供捷径。CSS 和 DHTML 技术让 HTML 页面更酷炫、动感。1997 年微软 IE 4.0 将相关技术发展为完整的客户端开发技术体系 DHTML,无需启动额外环境,展现效果和执行效率更佳。
-
插件技术:为实现复杂多媒体应用,HTML 引入 QuickTime 插件支持,随后 COM、ActiveX、Real Player 插件、Media Player 插件、Flash 插件等相继出现,Flash 插件成为网页动画设计的流行选择。
Web 服务器端应用技术
Web 服务端开发技术同样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完善。
-
早期:Web 服务器仅响应 HTTP 请求,返回存储的 HTML 文件。
-
CGI 技术:第一种能让服务器根据运行时情况动态生成 HTML 页面的技术,允许服务端应用程序根据客户端请求动态生成页面,实现动态信息交换,早期多为 C、C++、Pascal 等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后人们探索用脚本语言实现以简化过程。
-
后续技术:1994 年出现专用于 Web 服务器端编程的 PHP 语言,将 HTML 代码和 PHP 指令合成服务端动态页面,简便快捷。1996 年微软在 IIS 3.0 中引入 ASP 技术,使用 VB Script 和 JavaScript 脚本语言。1998 年 JSP 技术诞生,使用 Java 语言作为脚本语言,在开发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方面优势显著,成为主流技术。此外,XML 语言及相关技术规范信息格式和表达方法,保障了信息在 Web 世界的共享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