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过得好快,一年一度的校招季又再一次拉开序幕了。
前段时间,我们曾经发过一篇文章聊了聊「国内最难入职的 IT 公司排行」,在评论区有小伙伴提到了华为。
那关于华为的校招难度,客观地讲,相比于一些互联网大厂来说,其实它的技术面试难度在大厂里面不算高的。
往届投过华为校招的同学都知道,其实华为难的往往并不在技术面试,而是目标院校,甚至有同学形象地说道,只要你学校和学历达标,那基本就成功一半了。
有一说一,这话放在我们当年校招那会,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中肯的描述了。
然而时间过了好多年,现如今「目标院校」这个概念对于华为的校招而言似乎也依然存在。
正好最近在网上也刷到一个有关《华为 2025 校招目标院校》的表格,可能有不少同学也刷到过,这里也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参考:

当然这个表格并不是官方发布的,而是有网友根据校招的情况整理得出的,算是一个统计结果吧,并不保证完全精确。
但是从我自己当时校招时的亲身经历,包括我也问了身边一些在华为的同学或者朋友,表格里的信息基本上也可以坐实,这些院校校招进华为同学的比例确实比较高。
看完这个表格不难看出,华为的校招布局非常之广泛,京津东北、粤港澳、山东江苏、成都重庆、武汉长沙、上海合肥、杭州厦门、西北地区等等均有覆盖。
并且这里所谓的校招目标院校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 C9 顶级强校。
毫无疑问,像清北交复这种顶级的 985 强校肯定是华为校招的目标院校了。
不过这些学校毕业的同学肯定是不愁找工作的,人人都是 offer 收割机,所以这些学校里的很多同学其实都是把华为当"保底"选择的。
第二种就是理工重点强校。
这一类主要包含像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专业非常有优势的 985/211,而且这也是华为校招生源的主力军,基本上都是实验室同学或者师兄弟组团签的那种。
第三种就是地域专业优势高校。
像深大、杭电、南邮、重邮等这些高校,虽说它们既不是 985,也并非 211,但是它们要么就是地处核心产业发展区域,要不就是专业特色闻名遐迩,这些都是华为非常青睐的"心头好",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签约华为。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和华为有校企深度合作高校。
所谓的校企深度合作比如像共建实验室、培养基地、定向班、研究项目等等。
像西电、南邮、深大的很多实验室的同学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被华为给"预订"了,一整个绿色通道直通到华为,无缝衔接。
另外从往年的招聘数据上来看,华为校招比较偏好的专业有很多。
黄金赛道包括像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与公司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专业。
当然也不仅限于这些专业,像我们那会机械、自动化、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同学进华为的也不在少数。
而聊到薪资待遇这块。
不得不说,华为给员工提供的薪资待遇在整个业内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通常来说,在华为工作的薪资是与职级挂钩的。
华为的员工职级从 13 级一直到 22 级,23 级以上为高级管理层(不公开显示)。
像应届本硕的话,大多定在 13 级、14 级这样,而博士一般能定到 15 级甚至更高,而像"天才少年"这种甚至能达到 19 级,并且一般来说,16 级之前升得还是比较快的。
像最基本的 13 级的税前年薪基本是锚定在 30 个左右这样一个水平;而到了 15 级,税前年薪能拿个 40-50 个基本不成问题;而到了像 18 级或者再往上这种高级专家或者中层管理的话,那年薪百万基本上都不是问题了。
所以在华为来说,有高强度就有对应的高回报,这一点还是非常务实的。
还记得以前我们毕业校招那会华为对应届生开放的口子还是挺大的,实验室很多同学都是组团签华为,甚至很多同学拿华为当"备胎",不过现在即便是在目标院校之中也会难一些了。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总体来看还是那几个方面,记住这个求职公式并针对性加强:
计算机基础+算法+项目+实习+比赛+论文
其中前两者是必选项,不管面哪里都逃不了;
而后面四项最少四选一,也就是说项目、实习、比赛、论文至少要有一项突出的,当然越多竞争力也就越强。
而如果自己学历或学校的优势不明显,那后面四个选项还必须针对性强化才能让自己忽略掉学历或者学校的劣势,所以关于这部分肯定是要提前拉长线进行针对性准备才行的。
最后,当下正值校招季开启,也祝愿求职的小伙伴都能拿到自己心仪的 offer。
注:本文在GitHub开源仓库「编程之路」 github.com/rd2coding/R... 中已经收录,里面有我整理的6大编程方向(岗位)的自学路线+知识点大梳理、面试考点、我的简历、几本硬核pdf笔记,以及程序员生活和感悟,欢迎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