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RAG技术可以缓解大模型知识固话和幻觉问题

1、大模型知识固化和幻觉问题

要理解大模型的时效性问题,需首先明确其技术原理:大模型通过输入文本与已固化在神经网络中的知识进行匹配,预测并输出概率最大的文本内容作为答案。其固化知识的神经网络形成于前期训练阶段,训练输入源自人类现有知识数据(包括互联网及线下知识数据)。模型一旦训练完成,其知识范围便被固定,回答能力完全取决于训练时的数据内容。

幻觉产生的原因是:无论匹配概率多低,模型总会生成输出,这种缺乏依据的输出如同人类空想,即形成幻觉。

如图所示:若大模型A基于2024年12月31日前的数据训练,当询问"2025年发生了哪些地震"时,它无法提供真实信息,强行回答则会虚构内容,因其神经网络中并无2025年数据。

因此,大语言模型面临两大核心问题:

1.知识固化:模型仅能回答训练数据范围内的内容,对训练后发生的事件(如2025年新发生的世界信息)或未参与训练的私有数据(如公司内部信息),统称为"外部知识"的内容,均无法直接回答。

2.幻觉与不可溯源:由于模型输出本质是对固化知识的重组,用户难以验证信息来源,导致不敢轻易相信。

2、RAG技术出现之前的解决方案

在RAG技术出现前,解决知识固化的主流方式是通过补充外部知识对模型进行持续微调,即利用新数据训练生成新模型(如下图所示)。

但该方案效率低,成本高,主要原因包括:

1.需庞大训练数据支撑

2.模型训练需要高昂GPU计算资源

3.模型训练技术门槛要求高

4.训练周期长,且效果不稳定

5.模型更新繁琐:如上图,即使在2025年8月9日好不容易完成了大模型B、C的迭代,仍无法覆盖2025年8月9日后的新知识。

3、RAG技术解决知识固化和幻觉问题的原理

RAG是英文(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的缩写,是由 Meta AI(原Facebook AI) 的研究团队于2020年首次提出,核心论文《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for Knowledge-Intensive NLP Tasks》(Patrick Lewis等)发表于2021年4月,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005.11401。

RAG的核心思想是不将新出现的知识内容用于大模型的训练,而是将最新的的问题相关的知识和要问的问题一起送给大模型,利用大模型语言组织能力,形成自然语言形式的答案。

RAG的核心思想是:不将新知识纳入模型训练,而是将实时问题与相关外部知识同步一起输入给模型,利用大模型的语言组织能力生成答案。如下图所示:

第①步:为实时信息/本地数据建立向量索引库。

第②步:用户提问后,将问题向量化;

第③步:通过向量匹配,在第①步中建立的索引库中检索出最相关的条目

第④步:整合问题与检索结果生成提示词,输入给大模型

例如:"2025年发生了哪些地震?请参考如下信息回答:①2025.1.7西藏定日地震,②2025.7.30堪察加地震,回答时需标注参考条目序号""

第⑤步:将大模型回复结果转述给用户

例如:"2025年发生了两次地震,包括1月7日定日地震,7月30日勘察加地震。参考条目① ②"

RAG巧妙的通过本地信息搜索和大模型集合的流程解决了知识固化问题,同时又避免了模型训练的高成本。而且通过展示参考条目,用户可验证信息来源,有效缓解幻觉问题。

4、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能够提前检索到信息,还用大模型做什么?

首先,传统检索只能返回相关段落或者片段,但是大模型却可以生成人性化的自然语言描述的答案。另外,大模型还能基于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信息的组织,甚至跨文档推理。如果没有大模型,信息检索就和传统搜索引擎的效果差不多了。

相关推荐
未来智慧谷3 小时前
华为发布AI推理新技术,降低对HBM内存依赖
人工智能·华为
AKAMAI3 小时前
通过Akamai分布式计算区域实现直播传输
人工智能·分布式·云计算
坐在地上想成仙3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4)-相机基础知识恶补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
sssammmm4 小时前
AI入门学习--如何写好prompt?
人工智能·学习·prompt
阿群今天学习了吗4 小时前
“鱼书”深度学习进阶笔记(3)第四章
人工智能·笔记·python·深度学习·算法
神齐的小马4 小时前
机器学习 [白板推导](十)[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法]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概率论
白-胖-子4 小时前
深度剖析主流AI大模型的编程语言与架构选择:行业实践与技术细节解读
人工智能·架构
AI模块工坊4 小时前
IEEE 2025 | 重磅开源!SLAM框架用“法向量+LRU缓存”,将三维重建效率飙升72%!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nbsaas-boot4 小时前
用生成器守住架构,用 AI 放大效率:一套可落地的 AI 编程方法论
人工智能·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