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Python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GeoICT)=?

目录

[四、典型工作流程(以 "遥感植被分析" 为例)](#四、典型工作流程(以 “遥感植被分析” 为例))

[五、Python vs 传统 GeoICT 工具(如 ArcGIS)](#五、Python vs 传统 GeoICT 工具(如 ArcGIS))

六、学习资源推荐

七、趋势小结


四、典型工作流程(以 "遥感植被分析" 为例)

以 "基于 Landsat 8 影像计算某区域 NDVI 并可视化" 为例,展示 Python GeoICT 的完整流程:

  1. 数据获取

    earthaccess 库(NASA 官方 Python 接口)下载 Landsat 8 影像(包含红波段、近红外波段):

    import earthaccess

    搜索条件:区域、时间、传感器

    results = earthaccess.search_data(
    short_name="LANDSAT_8_C1_L1",
    bounding_box=(-122.4, 37.7, -122.3, 37.8), # 旧金山某区域
    date_range=("2023-06-01", "2023-06-30"),
    max_results=1
    )

    下载影像到本地

    earthaccess.download(results, local_path="./landsat_data")

2. 数据预处理

Rasterio 读取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将 DN 值转换为反射率):

复制代码
import rasterio
import numpy as np

# 读取红波段(B4)和近红外波段(B5)
with rasterio.open("./landsat_data/LC08_L1TP_044034_20230615_20230627_02_T1_B4.TIF") as src:
    red = src.read(1).astype(np.float32)
    profile = src.profile  # 保存影像投影、分辨率等信息

with rasterio.open("./landsat_data/LC08_L1TP_044034_20230615_20230627_02_T1_B5.TIF") as src:
    nir = src.read(1).astype(np.float32)

# 辐射定标(基于 Landsat 8 定标系数,从影像元数据中获取)
M_p = 0.00002  # 增益
A_p = -0.1     # 偏移
red_reflect = M_p * red + A_p
nir_reflect = M_p * nir + A_p

3.NDVI 计算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公式:NDVI = (NIR - Red) / (NIR + Red),用于表征植被覆盖度:

复制代码
# 避免除以零,设置阈值
ndvi = (nir_reflect - red_reflect) / (nir_reflect + red_reflect + 1e-8)
# 过滤异常值(NDVI 范围通常为 [-1, 1])
ndvi = np.clip(ndvi, -1, 1)

4. 可视化与输出

Matplotlib + Cartopy 绘制 NDVI 专题图,并保存结果:

复制代码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cartopy.crs as ccrs
import cartopy.feature as cfeature

# 设置投影(与影像一致,如 UTM 10N)
crs = ccrs.UTM(10)
fig, ax = plt.subplots(figsize=(10, 8), subplot_kw={"projection": crs})

# 绘制 NDVI 热力图
im = ax.imshow(ndvi, extent=src.bounds, cmap="RdYlGn", vmin=-1, vmax=1)
# 添加行政区划与海岸线
ax.add_feature(cfeature.STATES.with_scale("10m"), edgecolor="gray")
ax.add_feature(cfeature.COASTLINE.with_scale("10m"))

# 添加颜色条与标题
cbar = plt.colorbar(im, ax=ax, shrink=0.6)
cbar.set_label("NDVI", fontsize=12)
ax.set_title("Landsat 8 NDVI (San Francisco, June 2023)", fontsize=14)

# 保存图片
plt.savefig("./ndvi_sf_202306.png", dpi=300, bbox_inches="tight")

五、Python vs 传统 GeoICT 工具(如 ArcGIS)

对比维度 Python 传统闭源工具(如 ArcGIS)
成本 开源免费 昂贵授权(个人 / 企业版)
自动化能力 支持批量脚本(处理海量数据) 需手动操作或复杂模型构建
定制化 可深度开发自定义模型(如 AI 解译) 依赖预设工具,定制难度高
跨平台集成 可对接 Web、数据库、AI 框架 生态封闭,集成难度大
学习曲线 需基础编程能力,入门稍难 可视化界面,入门简单

六、学习资源推荐

  1. 官方文档(核心参考)

  2. 在线课程

    • Coursera《Python for Everybody》(密歇根大学):Python 基础 + 简单 GIS 应用;
    • Udemy《Python for GIS and Remote Sensing》:针对性讲解地学库实操;
    • 中国大学 MOOC《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 Python 实践》:国内本土化案例。
  3. 书籍

    • 《Python 地理数据处理》(Paul Crickard):从基础到实战的全面教程;
    • 《GIS 与 Python 实战》(Eric Westra):侧重传统 GIS 任务的 Python 实现。
  4. 开源项目与社区

    • GitHub 仓库:geopandas/geopandasrasterio/rasterio(源码与示例);
    • Stack Overflow(gis 标签):解决实际问题的问答社区;
    • 知乎 "Python 地理" 专栏:国内学者分享的实战案例。

七、趋势小结

  1. GeoAI(地理人工智能):Python 结合深度学习(如 Transformer、SAM),实现更高精度的遥感解译(如灾害识别、作物分类);
  2. 云原生地学计算:基于云平台(如 AWS、Google Earth Engine Python API)处理 PB 级地学数据,降低本地算力需求;
  3. 实时时空分析:对接物联网(IoT)数据,实现动态监测(如实时洪水预警、交通流量分析);
  4. 开源生态整合:库间协作更紧密(如 GeoPandas + MovingPandas 处理时空数据),降低开发门槛。
相关推荐
胡耀超3 分钟前
从哲学(业务)视角看待数据挖掘:从认知到实践的螺旋上升
人工智能·python·数据挖掘·大模型·特征工程·crisp-dm螺旋认知·批判性思维
艾莉丝努力练剑13 分钟前
【C语言16天强化训练】从基础入门到进阶:Day 1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学习
颖川守一18 分钟前
C++c6-类和对象-封装-设计案例2-点和圆的关系
开发语言·c++
tomelrg23 分钟前
多台服务器批量发布arcgisserver服务并缓存切片
服务器·python·arcgis
A尘埃39 分钟前
Java+Python混合微服务OCR系统设计
java·python·微服务·混合
飞剑神1 小时前
qt svg缺失元素, 原因是不支持 rgba
开发语言·qt
哈里谢顿1 小时前
Python 依赖注入详解
python
诗书画唱1 小时前
【前端面试题】JavaScript 核心知识点解析(第二十二题到第六十一题)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
冬天vs不冷1 小时前
Java基础(九):Object核心类深度剖析
java·开发语言·python
TS的美梦1 小时前
【1:1复刻R版】python版火山图函数一键出图
开发语言·python·r语言·scanpy·火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