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信创产业作为国家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正深刻重塑着中国GIS技术的发展路径与应用格局。本文将从信创的基本概念与政策背景出发,梳理信创在GIS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实施难点,讲述Mapmost在信创适配中的创新实践,为地理信息从业者提供全面的行业洞察与发展建议。
面对技术博弈的国际环境,信创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GIS技术的自主可控不仅关乎产业发展,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持续关注GIS技术如何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以及Mapmost等国产GIS平台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共建,为信创GIS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信创的内涵与政策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是国家基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PC、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这一概念的兴起源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旨在通过对IT硬件、IT软件各个环节的重构,建立我国自主可控的IT产业标准和生态,逐步实现各环节的国产替代。
信创产业链包括芯片、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从上游芯片到下游应用的替代产业链条。

信创政策发展历程(来源:互联网)
GIS信创的应用现状与实施难点
在GIS领域,信创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技术栈的选择,从底层数据库到上层应用框架,都需要考虑国产化替代方案。这对我们GIS开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数据库领域,达梦、人大金仓等国产数据库逐步完善了对空间数据的支持;在开发框架方面,国产化的WebGIS和三维GIS解决方案也日趋成熟。这种生态转变要求GIS开发者不仅要熟悉传统技术栈,还需要掌握国产化替代方案的技术特点和适配方法 。同时,国产化环境下的性能优化也成为技术攻关的重点,包括数据切片策略、空间索引优化等环节都需要针对国产软硬件特点进行专门调优。

信创主流产品(来源:互联网)
在GIS软件适配信创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
**生态适配复杂性:**信创环境涉及多种国产芯片,如鲲鹏、飞腾、龙芯等;操作系统,如统信UOS、银河麒麟等;数据库,如达梦、人大金仓等。信创产品的组合,要求GIS软件进行全方位适配。
**性能优化难题:**国产芯片尤其是ARM架构与国外x86架构存在差异,GIS软件在空间数据计算、图形渲染等高性能需求场景下,常面临效率瓶颈。
**数据迁移与成果复用:**各行业积累了大量基于国外GIS平台的数据和应用,迁移过程中面临数据格式转换、符号化表达一致性、空间分析结果准确性等问题。
**行业应用生态缺失:**许多GIS垂直行业应用如地质建模、管网分析等依赖国外平台的二次开发模块,国产GIS平台的行业解决方案尚不完善。
Mapmost在信创适配中的实践
在信创时代浪潮下,作为Mapmost Studio的主创团队成员之一,小编积极投身并推动了信创国产化的关键适配工作。目前,Mapmost已完成对欧拉操作系统(兼容x86/ARM架构)、麒麟V10(ARM架构)及人大金仓数据库等核心信创组件的适配。
基于这一扎实的信创适配基础,Mapmost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持续创新,构建了涵盖空间数据服务化平台、在线制图工具、三维地图开发引擎、实时渲染云服务 的完整工具链。目前,Mapmost已成功服务于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治理、水利水务等十余个行业,有力支撑了其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客户在各自领域实现领先优势。


Mapmost信创环境(来源:Map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