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硬件篇---手柄

手柄原理:

手柄遥控的原理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 "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就像两个人用对讲机聊天,一方说话(发送信号),另一方听话(接收信号),然后根据内容行动。下面用通俗的方式拆解一下:

一、核心角色:两个 "信号器"

手柄遥控的过程涉及两个关键设备:

  • 遥控器(手柄):负责 "发号施令",比如你按 "前进" 键,它就会发出对应的信号。
  • 被控设备(比如玩具车、无人机、电视):负责 "接收命令" 并执行,比如收到 "前进" 信号后,车轮就转动。

二、信号怎么 "传过去"?

手柄按下按键后,会把 "按键动作" 转换成电信号(类似电流的变化),再通过某种方式 "传给" 被控设备。常见的传递方式有 3 种:

  1. 红外线(比如电视遥控器)

    • 原理:手柄里有个 "红外发射器",会把电信号转换成红外线(一种不可见光)射出去。
    • 被控设备(电视)上有 "红外接收器",能接住红外线并转回电信号,再执行命令(比如换台)。
    • 特点:像手电筒照东西,必须 "对准" 才能传信号,中间有遮挡就不行。
  2. 无线电波(比如玩具车、无人机)

    • 原理:手柄里有 "无线电发射器",电信号会被转换成无线电波(类似广播信号)扩散出去。
    • 被控设备上有 "无线电接收器",能捕捉到电波并解码,然后行动(比如无人机起飞)。
    • 特点:不用对准,能绕开障碍物,传输距离更远(比如无人机能飞几十米远还能控制)。
  3. 蓝牙(比如游戏手柄连手机)

    • 原理:属于短距离的无线电波,类似 "小范围的无线电"。
    • 特点:需要先 "配对"(比如手柄和手机先连接),传输稳定,适合近距离(比如 10 米内)。

三、信号怎么 "看懂"?

不同的按键(比如 "上""下""开火")对应不同的信号,就像摩尔斯电码里 "点" 和 "划" 代表不同字母。

  • 手柄会给每个按键编个 "密码"(比如 "前进" 对应信号 A,"后退" 对应信号 B)。
  • 被控设备里有 "解码器",收到信号后能认出 "密码",知道该做什么(比如收到信号 A 就前进)。

举个例子:玩遥控车

  1. 你按下手柄的 "前进键"。
  2. 手柄把 "前进" 动作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无线电波发出去。
  3. 遥控车里的接收器收到电波,解码后知道是 "前进" 命令。
  4. 遥控车的电机(相当于 "肌肉")启动,车轮转动,车就往前走了。

总结一下:手柄遥控就是 "按键→电信号→(红外线 / 无线电 / 蓝牙)传输→设备接收解码→执行动作" 的过程,核心就是用信号传递 "命令",让设备按你的想法动起来~

手柄解算:

手柄解算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手柄把我们的操作 "翻译" 成设备能懂的精确指令的过程。比如玩游戏时,你轻轻推动摇杆让角色慢慢走,或者用力推让角色快跑,这背后就是解算在起作用。下面用通俗的方式拆解一下:

一、什么是 "解算"?

简单说,解算是把 "人的操作" 转换成 "设备能理解的精确数据" 的过程

比如:

  • 你推动游戏手柄的摇杆(向左偏一点,还是偏到底),手柄需要算出 "偏了多少角度""力度多大";
  • 你按下扳机键(按了一半还是按到底),手柄要算出 "按压的深度"。
    这些数据会被传给设备(比如游戏机、电脑),设备再根据数据让角色做出对应动作(比如轻微左移 vs 快速左冲)。

二、手柄里有哪些 "传感器" 负责 "捕捉操作"?

解算的第一步是 "捕捉你的动作",手柄里有几种关键 "传感器",就像它的 "触觉神经":

  1. 按键(比如十字键、A/B/X 键)

    • 属于 "数字传感器":要么 "按下去"(1),要么 "没按"(0),只有两种状态。
    • 解算简单:按下就是 "1",没按就是 "0",直接传给设备(比如 "按 A 键跳",设备收到 "1" 就执行跳)。
  2. 摇杆(比如左摇杆控制移动,右摇杆控制视角)

    • 属于 "模拟传感器":能捕捉 "推动的方向" 和 "推动的幅度"(比如向左推 10% vs 推 100%)。
    • 原理:摇杆底部有 "电位器"(类似可调电阻),推动时电阻变化,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 解算:手柄把电信号转换成 "数值"(比如横向 - 100 到 + 100,纵向 - 100 到 + 100),设备根据数值判断 "向左偏多少""向前偏多少"。
  3. 扳机键(比如 L2/R2 键)

    • 也是 "模拟传感器":能捕捉 "按压深度"(按了 30% 还是 80%)。
    • 原理:里面有 "霍尔传感器"(靠磁场变化检测位置),按得越深,磁场变化越大,电信号越强。
    • 解算:把深度转换成 0-100% 的数值,比如赛车游戏里,按 30% 就是轻踩油门,按 100% 就是地板油。
  4.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比如体感手柄)

    • 负责捕捉 "手柄的运动"(比如挥动、旋转)。
    • 比如玩体感游戏时,你挥动手柄 "挥剑",陀螺仪会检测 "转动的角度和速度",加速度计检测 "挥动的力度"。
    • 解算:把这些运动数据转换成数值(比如旋转了 90 度,速度每秒 30 度),设备据此让游戏角色做出 "挥剑" 动作。

三、解算的核心:"翻译" 和 "校准"

  1. "翻译":把物理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传感器捕捉到的是 "物理变化"(比如电阻、磁场、角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会被转换成 "电信号"(电流 / 电压的变化)。

    手柄里的 "微处理器"(类似小电脑)会把电信号转换成 "数字数据"(比如 0-255 之间的数值),方便设备读取。

    例:摇杆推到最左,电信号最强,微处理器转换成 "-255";推到最右,转换成 "+255";不推就是 "0"。

  2. "校准":消除误差,保证精准

    传感器可能有误差(比如摇杆没推,但因为磨损显示 "+5"),这时候解算需要 "校准":

    • 出厂时设定 "基准值"(比如摇杆中立位置应该是 0);
    • 使用中如果偏离基准,微处理器会自动修正(比如把 "+5" 调成 "0"),确保操作和数据一致。

举个例子:用摇杆控制游戏角色移动

  1. 你向左上方轻轻推动摇杆(偏左 30%,偏上 20%)。
  2. 摇杆的电位器电阻变化,产生对应的电信号(左向电信号较弱,上向电信号更弱)。
  3. 手柄的微处理器把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横向 "-76"(左为负,30% 对应 - 76),纵向 "+51"(上为正,20% 对应 + 51)。
  4. 这些数据传给游戏机,游戏机根据数据让角色 "向左上方缓慢移动"。

总结一下:手柄解算就是用传感器捕捉你的操作细节,再通过微处理器把这些细节转换成精确的数字数据,最后传给设备,让设备做出和你操作完全匹配的反应。没有解算,设备就分不清你是 "轻轻推" 还是 "用力推",操作就会变得僵硬啦~

相关推荐
芯岭技术6 小时前
普冉PY32F002A单片机用LPTIM唤醒stop模式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DIY机器人工房7 小时前
QT代码框架小案例:一个简单的时间类(Time)及其实例化程序,模拟了时间的设置、显示和自动流逝功能,类似一个简易电子时钟。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嵌入式·diy机器人工房
bai54593611 小时前
STM32 硬件I2C读写MPU6050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LS_learner11 小时前
6020角度双环控制一种用于电机控制的策略
嵌入式硬件
IT.小航12 小时前
STM32F103RC的USB上拉电阻1.5K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m0_5557629012 小时前
MCU 开发工具汇总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伴杯猫13 小时前
【ESP32-IDF】高级外设开发3:I2S
c语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mcu·物联网·esp32·esp-idf
飞凌嵌入式15 小时前
高性能、高实时、高安全:如何在飞凌嵌入式i.MX95xx核心板上同时实现?
嵌入式硬件·安全·嵌入式·飞凌嵌入式
智能物联实验室17 小时前
如何低门槛自制Zigbee 3.0温湿度计?涂鸦上新开发包,开箱即用、完全开源
嵌入式硬件·开源·硬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