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关注点在哪里
事件的关注点在哪里?是事件派发者,事件监听者,还是事件本身?
为什么事件派发者不是关注点
举个例子------使用事件委托对按钮点击事件进行监听:
ini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e)=>{
if(e.target.id==='search'){}
if(e.target.id==='reset'){}
})
请问这段代码中关注点是按钮(派发者) 还是 **click(事件)**本身?
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关注点是按钮。但这段代码里之所以要判断按钮,是为了区分事件。
如果我们能够派发自定义事件,比如dispatchEvent(SearchEvent)
,那么按钮在这个事件逻辑中就并不重要了。
为什么事件订阅者不是关注点
组件内监听dom操作是前端开发中最普遍的事件处理场景:
javascript
function SearchBtn(){
const search = ()=> {
search...
}
return <Button onClick={search}>search</Button>
}
请问这里的关注点是需要监听按钮点击事件的SearchBtn组件还是search本身呢?
可能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关注点是SearchBtn,但其实SearchBtn最核心的内容是search本身,search方法放入任意一个组件内,都能使它成为SearchBtn。
为什么要从事件本身出发
对于简单的业务,事件处理程序放入任意地方都可以,然而对于复杂项目,尤其是有大量基于事件驱动的逻辑的项目,从事件本身出发能减少大量的隐形bug。
比如有一个折线图,里面可能有多条数据,当滚轮缩放后,需要依据当前范围重新采样数据并渲染,数据本身又会被某个设置进行n倍缩放,曲线重新渲染后,相关标注跟随刷新。。。
如果我们关注于事件本身,那么可能会有如下代码:
go
chart.on('dataZoom',(range)=>{
//根据范围精确采样曲线数据后重新渲染
//dataModule.handle(range)
//曲线根据范围和自身配置进行二次数据处理
lineModule.handleData(range)
//自定义标注位置/数据更新
markerModule.update(range)
//折线图相关配置记录和更新
chartModule.update(range)
})
如果我们关注于事件订阅者,可能有如下代码
kotlin
class DataModule{
init(){
chart.on('dataZoom',this.handle)
}
}
class LineModule{
init(){
chart.on('dataZoom',this.handleData)
}
}
class MarkerModule{
init(){
chart.on('dataZoom',this.update)
}
}
...
显然,前一种写法事件处理更紧凑,而后者可能会有以下问题:
事件冲突和依赖关联
难以协调各逻辑的优先/权重/排他/冲突/依赖等问题。并且一旦有处理顺序关联,很容易因对象的创建先后时机造成事件处理的bug。
模块耦合
理论上各模块应专注于自身业务,而不应过多关注外部环境。事件处理其实是跨模块的逻辑编排,如果将事件放入业务模块中,各模块将紧密耦合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难以复用和扩展,也很难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