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Norm和BatchNorm区别

NLP中常见的输入格式 [B=2, L=3, D=2] (B=批量大小,L=序列长度,D=特征维度)为例,可直观对比 LayerNorm 与 BatchNorm 的核心差异,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归一化时"统计量的计算范围"完全不同

示例前提:输入数据

假设模型某层输入为 2 个样本(B=2),每个样本是长度为 3 的序列(L=3),每个序列元素有 2 维特征(D=2),输入数据如下(可理解为 2 个句子,每句 3 个词,每个词用 2 维向量表示):

lua 复制代码
# 输入 X: [B, L, D] = [2, 3, 2]
X = [
  [[1, 2],  # 样本1(句子1):词1(1,2)、词2(3,4)、词3(5,6)
   [3, 4],
   [5, 6]],
  [[7, 8],  # 样本2(句子2):词1(7,8)、词2(9,10)、词3(11,12)
   [9, 10],
   [11, 12]]
]

1. BatchNorm 的计算逻辑(同特征,跨样本)

BatchNorm 按"单个特征维度 "分组,计算所有样本在该特征上的全局统计量 (均值/标准差),再用该统计量归一化所有样本的这个特征。

步骤拆解(以特征维度 D=0 和 D=1 为例):

  1. 按特征维度分组
    • 特征 D=0:收集所有样本、所有序列位置的 D=0 特征值 → [1, 3, 5, 7, 9, 11]
    • 特征 D=1:收集所有样本、所有序列位置的 D=1 特征值 → [2, 4, 6, 8, 10, 12]
  2. 计算每组统计量
    • D=0 均值:(1+3+5+7+9+11)/6 = 6;标准差 ≈ 3.464
    • D=1 均值:(2+4+6+8+10+12)/6 = 7;标准差 ≈ 3.464
  3. 归一化 :所有样本的 D=0 特征用 D=0 的统计量归一化,D=1 同理。
    例如样本1词1的 D=0 归一化后:(1-6)/3.464 ≈ -1.443,D=1 归一化后:(2-7)/3.464 ≈ -1.443。

2. LayerNorm 的计算逻辑(同样本,跨特征)

LayerNorm 按"单个样本 "分组,计算该样本所有序列位置、所有特征维度的统计量 ,再用该统计量归一化这个样本的所有数据。

步骤拆解(以样本1和样本2为例):

  1. 按样本分组
    • 样本1:收集该样本所有数据 → [1, 2, 3, 4, 5, 6]
    • 样本2:收集该样本所有数据 → [7, 8, 9, 10, 11, 12]
  2. 计算每组统计量
    • 样本1均值:(1+2+3+4+5+6)/6 = 3.5;标准差 ≈ 1.708
    • 样本2均值:(7+8+9+10+11+12)/6 = 9.5;标准差 ≈ 1.708
  3. 归一化 :样本1的所有数据用样本1的统计量归一化,样本2同理。
    例如样本1词1的 D=0 归一化后:(1-3.5)/1.708 ≈ -1.464,D=1 归一化后:(2-3.5)/1.708 ≈ -0.878。

3. 核心区别总结(基于示例)

对比维度 BatchNorm(批量归一化) LayerNorm(层归一化)
统计量计算范围 所有样本 ,仅针对单个特征维度(如示例中跨2个样本算D=0的均值) 仅针对单个样本 ,跨所有特征维度(如示例中仅用样本1的数据算均值)
依赖批量大小 强依赖:若B=1,无法跨样本计算统计量,直接失效 不依赖:B=1时,仍可计算单个样本的所有特征统计量
适用场景 示例外的CV任务(如图像通道固定,B易做大) 示例中的NLP任务(如句子长度可变,B常较小)
相关推荐
Juchecar5 小时前
交叉熵:深度学习中最常用的损失函数
人工智能
林木森ai5 小时前
爆款AI动物运动会视频,用Coze(扣子)一键搞定全流程(附保姆级拆解)
人工智能·aigc
聚客AI5 小时前
🙋‍♀️Transformer训练与推理全流程:从输入处理到输出生成
人工智能·算法·llm
BeerBear7 小时前
【保姆级教程-从0开始开发MCP服务器】一、MCP学习压根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md
人工智能·mcp
小气小憩7 小时前
“暗战”百度搜索页:Monica悬浮球被“围剿”,一场AI Agent与传统巨头的流量攻防战
前端·人工智能
神经星星7 小时前
准确度提升400%!印度季风预测模型基于36个气象站点,实现城区尺度精细预报
人工智能
IT_陈寒10 小时前
JavaScript 性能优化:5 个被低估的 V8 引擎技巧让你的代码快 200%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Juchecar10 小时前
一文讲清 PyTorch 中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的实现原理
人工智能
黎燃10 小时前
游戏NPC的智能行为设计:从规则驱动到强化学习的演进
人工智能
机器之心11 小时前
高阶程序,让AI从技术可行到商业可信的最后一公里
人工智能·ope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