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码农教你 Solon Web Context-Path 的两种配置

context-path 概念早期可能是出现在 servelt 容器。比如 tomcat 在部署应用(或模块)时,每个应用(或模块)会配置一个 context-path,起到隔离和避免路径冲突的效果。

对 solon 而言,相当于一个 webapp 的"路径前缀"(与友商的配置略有不同)。

1、所谓路径前缀

比如果有应用地址(未配置 context-path 时):http://xxx/test/get

当配置了context-path /demo/ 后就需要用 http://xxx/demo/test/get 发起请求(在域名之后,多了段前缀)。

2、关于 context-path 的两种配置(基于 pathNew 的变化实现)

配置 差别 差别说明
server.contextPath: "/test-service/" 原路径仍能访问(v1.11.2 后支持)
server.contextPath: "!/test-service/" ! 开头 强制,原路径不可访问(v2.6.3 后支持)

当有 context-path 配置时

接口 说明
ctx.path() 是原始请求路径
ctx.pathNew() 是去掉 context-path 后的请求路径

3、两种配置效果示例说明

比如有原始地址:http://xxx/test,使用不同配置的效果:

请求地址 "/test-service/" "!/test-service/"
http://xxx/test (原路径)可访问 (原路径)404 错误
http://xxx/test-service/test 可访问 可访问

提醒:一般情况使用,添加 ! (表示强制)才是大多数人的预期效果。

4、为什么要有两种配置?

在集群环境(比如微服务)做内部的 http rpc (或者 http call)请求时。如果 server 加了 context-path(或者变更),client 就必须要修改请求路径。没办法作到一套代码到处可用。

所以有了 "原路径仍能访问" 的配置策略。可以实现外部如何变化,内部请求都可不变!

5、为什么默认不是"强制"的策略?

在生产部署时,当遇见有 context-path 需求的场景。一般会有 nginx 或 tomcat 等,本身就有 path 前缀配置,相当于已经起到了过滤的效果,应用只需要支持有前缀的需求。

所以默认不采用"强制"方式,可以同时兼容两种应用需求。(但有些场景下,确实需要强制)

相关推荐
我们从未走散29 分钟前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抽象责任链模式
java·笔记·学习·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二十雨辰1 小时前
[TG开发]部署机器人
java·web3
zjjuejin1 小时前
告别低效:我用这招,让Go和Java项目的依赖管理又快又稳
java
我不是星海1 小时前
RabbitMQ基础入门实战
java·开发语言
设计师小聂!1 小时前
RabbitMQ详解
java·spring boot·分布式·rabbitmq·maven
花开富贵ii1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四十九天|图论part07
java·数据结构·算法·图论·prim·kruscal
渣哥2 小时前
Java中wait()和sleep()方法到底差在哪?通俗解释
java
AAA修煤气灶刘哥2 小时前
定时任务从入门到防坑,cron 表达式看这篇就够
java·后端
CHEN5_022 小时前
【Java集合】List,Map,Set-详细讲解
java·windows·list
Seven972 小时前
剑指offer-25、复杂链表的复制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