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AI已经成为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日常依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价值蜕变。大模型的调用成本两年内降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ChatGPT、DeepSeek等超级应用的周活用户以亿为单位飙升。
这种发展背后,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引擎,支撑着各种数字化应用。尤其是智能算力,专门服务于人工智能领域,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的关键基础。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意见提出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的6项重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除了6项重点行动外,意见还提出了要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其中强化智能算力统筹被列为8项基础支撑能力之一。
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这项政策将为中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智能算力统筹方面,意见要求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加大数、算、电、网等资源协同。这些措施将有效提升我国算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也是意见的重点内容。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这意味着未来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取算力资源将更加便捷高效。
当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增速达到30%左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智能算力需求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带动下一路飙升,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意见还提出了其他7项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和提升安全能力水平。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撑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这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应用。
在金融支持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这将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
随着这一意见的出台,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芯片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政府和企业应密切关注后续配套政策细则,提前布局,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落地见效。这也意味着未来还会有更多具体的地方支持政策出台。
可以预见,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背景下,算力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大型智算中心到边缘计算节点,算力资源将像水电一样随时可取、按需使用。中小企业和创新团队也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算力支持,这将大大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创新。
同时,随着算力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以及算力云服务的普及,算力与各行业的融合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制造业、金融业、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传统行业都将受益于算力提升带来的智能化转型机遇。人工智能算力,正在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