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端开发中,节流(throttle)和防抖(debounce)是两个常见的性能优化技巧。它们的核心目的都是限制函数执行的频率,避免函数被高频率触发导致性能问题。
今天我通过一个"技能冷却"的小案例,带大家直观感受一下节流的作用。
1.什么是节流?
节流(throttle) :一个函数在指定时间内只会执行一次,即使在这段时间内被多次触发。
生活类比:
- 游戏里的技能冷却 → 技能触发后要等几秒才能再次使用。
- 电梯关门按钮 → 按了之后电梯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关门,多次点击没用。
这就是节流的应用场景。
2.案例:技能冷却按钮
现在写一个react组件模拟技能触发和冷却。
javascript
import React, { useState, useEffect, useRef }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List() {
const [cooldowns, setCooldowns] = useState([
{ title: "大灭", cd: 0, maxCd: 9 },
{ title: "大米", cd: 0, maxCd: 8 },
{ title: "飞行", cd: 0, maxCd: 5 },
{ title: "大招", cd: 0, maxCd: 30 },
]);
const ref1 = useRef(null);
// 每秒减少冷却时间
useEffect(() => {
const timer = setInterval(() => {
setCooldowns((prev) => {
return prev.map((item) => {
if (item.cd > 0) {
return { ...item, cd: item.cd - 1 };
}
return item;
});
});
}, 1000);
return () => clearInterval(timer);
}, []);
const handleSkill = (index) => {
if (cooldowns[index].cd === 0) {
setCooldowns((prev) => {
return prev.map((item, i) => {
if (i === index) {
ref1.current.innerHTML = ${item.title}触发了;
return { ...item, cd: item.maxCd };
}
return item;
});
});
}
};
return (
<div>
{cooldowns.map((skill, index) => (
<p key={index}>
{skill.title} {skill.cd > 0 ? (还有 ${skill.cd}s) : "(可使用)"}
<button disabled={skill.cd > 0} onClick={() => handleSkill(index)}>
{skill.title}
</button>
</p>
))}
<h1 ref={ref1}></h1>
</div>
);
}
下面是效果图。
编辑
效果:
- 点击技能按钮 → 显示"技能触发了"
- 按钮进入冷却,显示倒计时
- 冷却结束 → 按钮恢复可点
这正是节流的直观表现:在冷却时间内,你点多少次按钮都不会触发效果。
实现的原理就是只要在数组中我们的cd不为0,那么按钮disabled就为true无法去点击,以及只要不为0那么就去递减。而且递减的时候需要展示到页面上面。
3.节流 vs 防抖
- 节流(throttle) :间隔时间内只执行一次(技能冷却、scroll 监听、按钮防连点)。
- 防抖(debounce) :触发后延迟一段时间才执行,期间如果再次触发会重置(搜索输入框、窗口 resize)。
总结
通过游戏技能冷却的例子,我们能直观理解"节流"的含义:限制执行频率。 在前端项目中,合理使用节流/防抖,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提升性能。
所以,下次你看到按钮被"禁用一段时间",别忘了,它可能就是节流在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