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学MyBatis那会儿,最头疼的就是分页问题。每次看到一堆数据要处理,我就发愁------怎么才能优雅地实现分页啊?后来踩了不少坑才明白,MyBatis的分页其实主要有两种路子,每种都有自己的适用场景。今天我就用自己的理解,保证让你听完就知道该怎么选!
第一种:逻辑分页(RowBounds)- 省事但可能"翻车"
先说说我最开始用的方式------RowBounds逻辑分页。这玩意儿用起来真是简单到没朋友!
java
List<User> users = sqlSession.selectList("getAllUsers", null, new RowBounds(5, 10));
看见没?就这么一行代码,意思是跳过前5条,取10条数据。MyBatis会在查询出所有数据后,自动在内存里帮你截取需要的部分。
优点
- 写起来快,不用动SQL语句
- 适合小数据量,开发效率高
缺点也很要命:
- 数据量一大就直接崩了!而且极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内存直接爆掉
- 性能差,因为它先把所有数据都捞出来再进行截取所需要的数据,这个确实很麻烦!
这就好比你去书店买书,本来只想买一本,店员却把整个书店的书都搬出来让你挑,这样是不是感觉真的是闲的没事儿干了!还不如省功夫摸会儿鱼呢!
第二种:物理分页(SQL分页)- 靠谱但得费点劲
后来开始用物理分页。这种方法的核心是:直接在SQL语句里加上分页条件!这种方式相信大部分掘友们都有在使用,我现在有时候也会使用的。
比如在MySQL中:
sql
SELECT * FROM users LIMIT 5, 10
这种方式的好处很明显:
- 性能杠杠的!数据库只返回需要的数据
- 内存占用小,多大的数据量都不怕
这就好比你去买书,直接告诉店员:"我要第6本到第15本书",人家直接拿给你,多高效!
实际开发中我是这么选的
现在我做项目的时候,会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如果是管理后台这种数据量不大的场景,偶尔用用RowBounds也没啥问题,毕竟开发速度快。
但如果是面向用户的产品,特别是数据量可能很大的场景,我一定用物理分页。虽然要多写点代码,但是稳定性更重要啊!
另外给大家分享个小技巧:现在有很多好用的分页插件,比如PageHelper,用起来特别方便,底层还是基于物理分页的,既保证了性能又简化了开发。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这个分页插件。
demo写法:
java
// 使用PageHelper只需要三行代码
PageHelper.startPage(2, 10); // 第2页,每页10条
List<User> users = userMapper.selectAll();
PageInfo<User> pageInfo = new PageInfo<>(users);
如何引入: 要使用PageHelper也很简单,就直接在引入一下,比如sprintboot项目
xml
<dependency>
<groupId>com.github.pagehelper</groupId>
<artifactId>pagehelper-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自行匹配</version>
</dependency>
配置的时候注意以下版本匹配!如果项目中使用的是MyBatis较新版本(如3.4.x及以上),建议优先使用5.3.0版本以避免兼容性问题。
总结一下
两种分页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
- 逻辑分页(RowBounds):适合菜鸟入门、小数据量、快速开发场景
- 物理分页(SQL分页):适合正式项目、大数据量、高性能要求场景
我的建议是:刚开始学可以用RowBounds找感觉,但做正经项目还是老老实实用物理分页或者分页插件吧。或许现在可能很多人都把逻辑分页这东西已经忘记了吧!
毕竟我们现在都做的是"大项目"!哈哈自嘲一下!掘友们你们做过真正的大项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