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设备登录管理:掌握华为网络设备的本地与远程登录技巧>>

设备登录管理

文章目录

  • 设备登录管理
    • [CLI 本地登录(Console 口登录)](#CLI 本地登录(Console 口登录))
      • 核心概念
      • [本地登录实验:配置 Console 口认证](#本地登录实验:配置 Console 口认证)
        • [实验 1:Console 口密码认证(仅需密码登录)](#实验 1:Console 口密码认证(仅需密码登录))
        • [实验 2:Console 口用户名密码认证(需输用户名 + 密码)](#实验 2:Console 口用户名密码认证(需输用户名 + 密码))
          • [核心原理:AAA 介绍](#核心原理:AAA 介绍)
          • 实验流程
          • 配置步骤
          • [补充:删除 Console 口认证(如需取消密码)](#补充:删除 Console 口认证(如需取消密码))
    • [CLI 远程登录(Telnet/SSH 登录)](#CLI 远程登录(Telnet/SSH 登录))
      • 远程登录的前提条件
      • [远程登录实验 1:Telnet 登录](#远程登录实验 1:Telnet 登录)
        • 实验环境
        • 实验流程
        • 配置步骤
          • [配置 IP 地址(R1 和 PC)](#配置 IP 地址(R1 和 PC))
          • [测试网络可达(PC ping R1)](#测试网络可达(PC ping R1))
          • [配置 R1 的 Telnet 功能(AAA 创建用户)](#配置 R1 的 Telnet 功能(AAA 创建用户))
          • [配置 VTY 接口(远程登录的 "虚拟接口")](#配置 VTY 接口(远程登录的 “虚拟接口”))
          • [测试 Telnet 登录(PC 远程登录 R1)](#测试 Telnet 登录(PC 远程登录 R1))
          • [补充:删除接口 IP(如需修改)](#补充:删除接口 IP(如需修改))
      • [远程登录实验 2:SSH 登录](#远程登录实验 2:SSH 登录)
        • 实验环境
        • 实验流程
        • 配置步骤
          • [开启 R1 的 SSH 服务(全局配置)](#开启 R1 的 SSH 服务(全局配置))
          • [在 AAA 中创建 SSH 专用用户](#在 AAA 中创建 SSH 专用用户)
          • [配置 VTY 接口(仅允许 SSH 登录)](#配置 VTY 接口(仅允许 SSH 登录))
          • [配置 VTY 接口(仅允许 SSH 登录)](#配置 VTY 接口(仅允许 SSH 登录))

在网络管理中,我们需要通过 "登录设备" 来配置参数、监控状态。华为网络设备的登录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本地登录(CLI 本地登录)远程登录(CLI 远程登录) 。本地登录适用于设备首次上电、无网络连接的场景;远程登录则适用于设备已接入网络,无需现场操作的场景。下面将详细讲解两种登录方式的原理、配置步骤及实验操作。

CLI 本地登录(Console 口登录)

本地登录是通过设备的Console 接口(控制口)直接连接电脑,借助终端工具(如 PUTTY)登录设备的方式。由于无需网络,它是设备 "首次配置" 的必用方式(比如新设备开箱后,第一步就是通过 Console 口登录)。

核心概念

术语 通俗解释 作用
Console 接口 设备上的 "配置专用接口",通常是一个小型串行端口(类似老式电脑的 COM 口) 建立电脑与设备的物理连接,传递配置命令和设备反馈
Console 线缆 专用的 "配置线",一端接设备的 Console 口,另一端接电脑的 COM 口(或 USB 转 COM 口) 连接电脑和设备的物理介质,是命令传输的 "数据线"
PUTTY 常用的 "终端模拟工具"(类似 "命令行窗口") 在电脑上模拟设备的命令行界面,输入配置命令并查看设备响应
默认管理级别 登录后拥有的权限等级,华为设备 Console 口默认级别为 15(最高级,可执行所有命令) 控制用户能操作的命令范围,15 级相当于 "超级管理员"

本地登录实验:配置 Console 口认证

本地登录需要给 Console 口设置 "认证方式"(防止未授权人员登录),常见两种认证:密码认证 (只输密码)和用户名密码认证(输用户名 + 密码,更安全)。

实验 1:Console 口密码认证(仅需密码登录)
实验流程
  1. 物理连接:用 Console 线缆连接电脑 COM 口与设备 Console 口
  2. 打开 PUTTY:选择 "Serial" 模式,配置串口参数(波特率 9600 等,华为设备默认参数)
  3. 进入设备系统视图:通过基础命令进入配置模式
  4. 配置 Console 口认证:设置认证模式为 "密码",并设置具体密码
  5. 测试验证:退出登录,重新连接,验证密码是否生效
配置步骤
bash 复制代码
# 1. 登录设备后,默认进入"用户视图"(提示符:<设备名>)
<SW1>  # 这是用户视图,只能查看信息,不能配置;需要先进入"系统视图"

# 2. 进入系统视图(配置模式的入口)
<SW1>system-view  # 命令简写:sys,进入后提示符变为[设备名]
[SW1]  # 系统视图,可配置设备全局参数

# 3. 进入Console接口视图(Console口是"con 0",华为设备通常只有1个Console口)
[SW1]user-interface console 0  # 进入编号为0的Console接口配置视图
[SW1-ui-console0]  # Console接口视图,专门配置Console口的参数

# 4. 设置认证模式为"密码认证"(必须先指定认证方式,再设密码)
[SW1-ui-console0]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认证模式:仅需密码即可登录

# 5. 设置密码(cipher表示密码存储为"密文",防止明文泄露,推荐使用)
[SW1-ui-console0]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Huawei@123  # 密码:Huawei@123,密文存储
[SW1-ui-console0]quit  # 退出Console接口视图,回到系统视图
[SW1]quit  # 退出系统视图,回到用户视图

# 6. 测试:退出登录,重新连接
<SW1>quit  # 退出当前登录,PUTTY会提示重新登录
User interface con0 is available  # 提示Console口可用
Please Press ENTER.  # 按回车键触发认证
Login authentication  # 登录认证提示
Password:  # 输入刚才设置的密码Huawei@123(输入时不显示,防止偷窥)
<SW1>  # 密码正确,成功登录,回到用户视图
<SW1>system-view  # 可正常进入配置模式,认证生效
[SW1]
实验 2:Console 口用户名密码认证(需输用户名 + 密码)

当需要区分不同管理员权限时,推荐用 "用户名密码认证"------ 先在 AAA 系统中创建用户,再让 Console 口关联 AAA 认证。

核心原理:AAA 介绍

AAA 是 "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Authorization)、计费(Accounting)" 的缩写,相当于设备的 "用户管理系统":

  • 认证:验证 "你是谁"(用户名 + 密码是否正确)
  • 授权:验证 "你能做什么"(给用户分配权限等级,比如只能查看不能配置)
  • 计费:记录 "你做了什么"(统计用户登录时长、操作记录,可选功能)
实验流程
  1. 进入系统视图,开启 AAA 功能(进入 AAA 视图)
  2. 在 AAA 视图中创建用户名、密码,并设置用户权限等级
  3. 进入 Console 接口视图,设置认证模式为 "AAA"
  4. 测试验证:退出登录,重新连接,输入用户名 + 密码验证
配置步骤
bash 复制代码
# 1. 登录设备,进入系统视图,并修改设备名为R1(方便识别)
<SW1>system-view
[SW1]sysname R1  # 修改设备名为R1,提示符变为[R1]
[R1]

# 2. 进入AAA视图(用户管理的核心视图)
[R1]aaa  # 进入AAA配置视图,提示符变为[R1-aaa]
[R1-aaa]

# 3. 在AAA中创建本地用户(用户名:huawei,密码:123)
[R1-aaa]local-user huawei password cipher 123  # 创建用户huawei,密码123(密文存储)

# 4. 设置用户的"服务类型"为Console(指定该用户只能用于Console口登录)
[R1-aaa]local-user huawei service-type console  # 限制用户huawei的使用场景:仅Console登录

# 5. (可选)设置用户权限等级(默认0级,可手动调整,比如设为2级配置级)
[R1-aaa]local-user huawei privilege level 2  # 权限等级2:可执行业务配置命令
[R1-aaa]quit  # 退出AAA视图,回到系统视图

# 6. 进入Console接口视图,设置认证模式为AAA
[R1]user-interface console 0
[R1-ui-console0]authentication-mode aaa  # 认证模式:关联AAA系统(需输用户名+密码)
[R1-ui-console0]quit
[R1]quit

# 7. 测试:退出登录,重新连接
<R1>quit
User interface con0 is available
Please Press ENTER.
Login authentication
Username: huawei  # 输入用户名huawei
Password:  # 输入密码123
<R1>  # 认证成功,登录成功
<R1>system-view  # 因权限等级为2,可正常进入配置模式
[R1]
补充:删除 Console 口认证(如需取消密码)

如果不需要认证了,可通过 "undo" 命令删除认证模式:

bash 复制代码
[R1]user-interface console 0
[R1-ui-console0]undo authentication-mode  # 删除当前认证模式(密码或AAA)
[R1-ui-console0]quit  # 此时Console口登录无需密码

CLI 远程登录(Telnet/SSH 登录)

远程登录是通过网络(而非物理线缆)登录设备,比如在办公室登录机房的路由器。华为设备支持两种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简单但不安全)和 SSH(加密传输,安全)。

远程登录的前提条件

无论用 Telnet 还是 SSH,必须满足两个核心条件:

  1. 网络可达

    :管理终端(比如你的电脑)和被管理设备(比如路由器)能互相通信(可通过 ping 命令测试)。

    • 例:电脑 IP 是 192.168.1.2,路由器接口 IP 是 192.168.1.1(同网段),或通过路由实现不同网段互通。
  2. 设备开启远程功能:被管理设备需开启 Telnet 或 SSH 服务(Telnet 部分型号默认开启,SSH 默认关闭)。

远程登录实验 1:Telnet 登录

Telnet 是早期远程协议,密码和数据明文传输(类似寄明信片,内容可被拦截),适合测试或非敏感场景,不推荐生产环境使用。

实验环境
  • 被管理设备:路由器 R1(需配置接口 IP)
  • 管理终端:电脑 PC(需配置同网段 IP)
  • 网络连接:R1 的 GigabitEthernet0/0/0 接口(简称 G0/0/0)与 PC 直连,网段 192.168.1.0/24
实验流程
  1. 配置 IP 地址:给 R1 的 G0/0/0 接口和 PC 配置同网段 IP
  2. 测试网络可达:PC ping R1 的接口 IP,确认能通
  3. 配置 R1 的 Telnet 功能:在 AAA 中创建 Telnet 用户,设置权限和服务类型
  4. 配置 VTY 接口:开启 Telnet 支持,关联 AAA 认证
  5. 测试 Telnet 登录:PC 通过 Telnet 工具登录 R1
配置步骤
配置 IP 地址(R1 和 PC)
bash 复制代码
# 1. 配置路由器R1的G0/0/0接口IP
<Huawei>system-view
[Huawei]sysname R1  # 改名为R1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 进入G0/0/0接口视图(华为设备常用接口名)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配置IP: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
[R1-GigabitEthernet0/0/0]undo shutdown  # 开启接口(华为接口默认关闭,必须执行)
[R1-GigabitEthernet0/0/0]quit  # 退出接口视图

# 2. 配置电脑PC的IP(以模拟器PC为例)
[PC]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PC-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 PC IP:192.168.1.2(同网段)
[PC-GigabitEthernet0/0/0]quit
测试网络可达(PC ping R1)
bash 复制代码
# 在PC的用户视图中ping R1的IP(192.168.1.1)
[PC]quit  # 回到PC的用户视图
<PC>ping 192.168.1.1  # 发送ping请求,测试连通性
PING 192.168.1.1: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 提示:按Ctrl+C停止
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170 ms  # 收到回复,通
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56 Sequence=2 ttl=255 time=20 ms
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10 ms
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20 ms
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30 ms

--- 192.168.1.1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 0丢包,网络可达
round-trip min/avg/max = 10/50/170 ms
配置 R1 的 Telnet 功能(AAA 创建用户)
bash 复制代码
# 在R1的系统视图中配置
[R1]aaa  # 进入AAA视图
[R1-aaa]local-user huawei password cipher 123  # 创建Telnet用户:用户名huawei,密码123(密文)
[R1-aaa]local-user huawei privilege level 10  # 权限等级10(管理级,可执行大部分命令)
[R1-aaa]local-user huawei service-type telnet  # 服务类型:指定该用户用于Telnet登录
[R1-aaa]quit  # 退出AAA视图
配置 VTY 接口(远程登录的 "虚拟接口")

VTY(Virtual Type Terminal)是设备的 "远程登录接口",华为设备默认支持 0-4 共 5 个 VTY 接口(可同时允许 5 人远程登录):

bash 复制代码
[R1]user-interface vty 0 4  # 进入VTY 0到4接口(同时配置5个远程接口)
[R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 认证模式:关联AAA(需输用户名+密码)
[R1-ui-vty0-4]quit
测试 Telnet 登录(PC 远程登录 R1)
bash 复制代码
# 在PC的用户视图中执行Telnet命令
<PC>telnet 192.168.1.1  # 远程登录R1的IP(192.168.1.1)
Trying 192.168.1.1 ...
Press CTRL+K to abort
Connected to 192.168.1.1 ...  # 连接成功
Login authentication  # 开始认证
Username: huawei  # 输入用户名huawei
Password:  # 输入密码123
<R1>  # 登录成功,进入R1的用户视图(可执行配置命令)
<R1>system-view
[R1]  # 权限正常,可进入系统视图
补充:删除接口 IP(如需修改)

华为设备删除配置用 "undo" 命令,比如删除 R1 的 G0/0/0 接口 IP:

bash 复制代码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R1-GigabitEthernet0/0/0]undo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删除指定IP
[R1-GigabitEthernet0/0/0]quit

远程登录实验 2:SSH 登录

SSH(Secure Shell)协议会对密码和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类似寄加密信件,内容无法被拦截破解),是生产环境的首选远程登录方式(华为设备默认关闭 SSH,需手动开启)。

实验环境

基于 Telnet 实验的环境(R1 和 PC 已配置 IP,网络可达),在其基础上升级为 SSH 登录。

实验流程
  1. 开启 R1 的 SSH 服务(全局开启)
  2. 在 AAA 中创建 SSH 专用用户(用户名、密码、权限)
  3. 配置 VTY 接口:仅允许 SSH 登录,关联 AAA 认证
  4. 开启 PC 的首次 SSH 登录功能(模拟器需配置)
  5. 测试 SSH 登录:PC 通过 SSH 工具登录 R1
配置步骤
开启 R1 的 SSH 服务(全局配置)
bash 复制代码
# 在R1的系统视图中开启SSH
[R1]stelnet server enable  # 开启SSH服务(华为命令:stelnet即SSH)
Info: Succeeded in enabling the STELNET server.  # 提示:SSH服务开启成功
在 AAA 中创建 SSH 专用用户
bash 复制代码
[R1]aaa  # 进入AAA视图
[R1-aaa]local-user hci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 创建SSH用户:用户名hcia,密码123456
[R1-aaa]local-user hcia privilege level 15  # 权限等级15(最高级,适合管理员)
[R1-aaa]local-user hcia service-type ssh  # 服务类型:指定该用户用于SSH登录
[R1-aaa]quit
配置 VTY 接口(仅允许 SSH 登录)
bash 复制代码
[R1]user-interface vty 0 4  # 进入VTY 0-4接口
[R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 认证模式:
ia,密码123456
[R1-aaa]local-user hcia privilege level 15  # 权限等级15(最高级,适合管理员)
[R1-aaa]local-user hcia service-type ssh  # 服务类型:指定该用户用于SSH登录
[R1-aaa]quit
配置 VTY 接口(仅允许 SSH 登录)
bash 复制代码
[R1]user-interface vty 0 4  # 进入VTY 0-4接口
[R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 认证模式: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处理!!!

相关推荐
czhc11400756637 小时前
Linux 830 shell:expect,ss -ant ,while IFS=read -r line,
linux·运维·r语言
滴滴滴嘟嘟嘟.8 小时前
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蜂鸣器驱动
linux·运维·驱动开发
hit56实验室8 小时前
腾讯云的运维笔记——从yum的安装与更新源开始
运维·笔记·腾讯云
梅见十柒8 小时前
UNIX网络编程笔记:共享内存区和远程过程调用
linux·服务器·网络·笔记·tcp/ip·udp·unix
ajassi20008 小时前
开源 C++ QT Widget 开发(八)网络--Http文件下载
网络·c++·开源
成都极云科技9 小时前
裸金属服务器与虚拟机、物理机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运维·服务器·数据库
溯光笔记9 小时前
服务器内网穿透NPS搭建过程 - 服务端linux服务器 客户端windows系统 - 溯光笔记
linux·服务器·windows
我命由我1234510 小时前
Word - Word 查找文本中的特定内容
运维·经验分享·笔记·word·运维开发·文档·文本
IDC02_FEIYA10 小时前
服务器托管多少钱一年?服务器托管收费标准
运维·服务器
云望无线图传模块11 小时前
突破视界的边界:16公里远距离无人机图传模块全面解析
网络·物联网·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