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的B2B供应商智能推荐平台设计方案

引言:从被动采购到智能供应链------AI供应商推荐的战略必要性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传统的B2B(企业对企业)采购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模式高度依赖采购员的个人经验、有限的供应商名录以及繁琐的人工询价和比价流程,导致效率低下、成本控制滞后且供应链韧性不足。与此同时,中国B2B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张,2022年已达到15.5万亿元,并预计在2025年突破19.5万亿元 1。这一巨大的市场体量和不断增长的业务复杂性,迫切需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以打破传统模式的瓶颈。

人工智能驱动的推荐系统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核心解决方案。它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检索工具,而是主动的决策支持引擎 。通过深度分析海量数据,推荐系统能够将采购行为从"手动搜索供应商"转变为"智能匹配最佳合作伙伴",从而极大地提升采购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供应链的敏捷性 。例如,毕马威的一项研究表明,AI可将完成基本采购任务所需的时间缩短多达80%,并能将采购支出分类的准确率提高90%以上 3。这种变革性的影响使得AI供应商推荐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工具,更是构建弹性、敏捷、智能供应链的关键战略资产。

第一章:B2B供应商推荐系统的业务场景与核心挑战

1.1 业务场景深度剖析:从通用推荐到精细化匹配

AI供应商推荐系统的应用并非单一的,而是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数据特性,实现从通用匹配到精细化、实时化匹配的多个层次。

  • 通用场景:订单推荐供应商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应用场景。当工厂创建新的生产订单时,系统需要根据订单的品类、数量、交货日期、预算等结构化属性,从庞大的供应商库中快速筛选并推荐出最可能满足需求的合格供应商列表。该系统的核心在于理解订单需求与供应商能力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并提供一个高效、准确的初始匹配,极大地缩短采购员的初筛时间。
  • 垂直场景一:大码女装供应商推荐
    该场景将通用推荐进一步细化,其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品类匹配。服装行业对审美、流行趋势和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设计风格)的依赖性极高 4。因此,AI系统不能仅仅根据"大码女装"这一标签进行推荐,它还需要具备识别服装的细粒度特征的能力。这要求系统整合计算机视觉(CV)技术对供应商过往作品的图片进行分析,提取出视觉特征向量,例如版型、面料、印花、甚至具体的设计风格(如"超现实主义风格") 5。然后,将这些非结构化特征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历史作品进行精准匹配。这种能力使得推荐系统能够从简单的"按品类匹配"升级为"按风格、趋势匹配",为采购方提供更具创造性和市场洞察力的推荐,直接提升其产品的适销性 5。
  • 垂直场景二:竞价转款圈商
    该场景是一个动态、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多方博弈。当工厂需要针对特定款式的产品进行竞价或快速寻找供应商时,系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历史交易数据、供应商的实时竞价信息、过往履约可靠性等复杂特征,预测并推荐最有可能接受特定价格、并具备最高履约可靠性的供应商。这不仅要求系统具备精准预测的能力,更对模型的响应延迟和计算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

1.2 B2B推荐的独特性与核心挑战

B2B场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AI推荐系统面临着与传统B2C电商推荐截然不同的挑战。

  • 挑战一:数据稀疏与冷启动
    与高频、海量的B2C交易不同,B2B采购通常是低频、大额且高粘性的。一个工厂可能只与少数几个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使得"用户-供应商"交互矩阵极其稀疏 7。此外,当有新的工厂(新用户)或新的供应商(新项目)加入平台时,由于缺乏历史交互数据,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推荐,这就是典型的冷启动问题 9。
  • 挑战二:多维异构数据融合
    B2B采购决策的复杂性意味着推荐系统不能仅依赖用户行为数据。它必须整合来自多个系统和数据源的异构数据,包括:来自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如库存水平、订单状态、财务信息)10,来自供应商档案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公司介绍、产品图片、合同文本)5,以及供应商的静态资质(如ISO认证、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标)和动态绩效数据(如订单准确率和准时交货率)12。如何有效地融合这些不同维度、不同格式的数据,是构建高性能推荐系统的关键挑战。
  • 挑战三:评价指标的复杂性
    B2B推荐的成功不仅仅以点击率(CTR)或转化率(CVR)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其对业务流程带来的实际商业价值。这意味着需要采用一系列更复杂的、与业务深度绑定的评估指标,例如订单准确率、准时交货率、客户满意度、采购效率提升等关键绩效指标 14。一个在技术上"准确"的推荐,若未能带来可观的商业价值,则毫无意义。

第二章:数据:智能推荐的基石与驱动力

2.1 推荐系统所需的数据要素与来源

数据是AI供应商推荐系统的核心驱动力。构建一个稳健的推荐平台,需要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合以下几类关键数据要素:

  • 历史订单与交易数据: 这是构建推荐模型的基础。核心数据项包括采购订单号、商品SKU、数量、价格、交货时间、供应商ID、采购员ID等。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历史的合作关系和交易模式,是构建协同过滤模型的重要输入 16。
  • 供应商画像数据: 描述供应商能力的静态和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注册资本、主营品类、工厂资质(如ISO认证)、产能、联系方式等 。动态信息包括历史订单的准确率、准时交货率、以及在竞价中的表现等业务关键绩效指标(KPI) 。
  • 采购员(用户)行为数据: 反映采购员偏好的数据,包括搜索关键词、浏览记录、收藏列表、对供应商的评分或评价、以及退换货记录等 17。这些数据用于构建细致的用户画像,帮助系统理解每个采购员的独特需求。
  • 商品(服装)属性数据: 描述产品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属性。结构化属性包括品类、材质、颜色、尺寸(如"大码")等。非结构化属性包括商品描述、图片、设计风格标签等。对于服装行业,这些非结构化数据至关重要,是实现精细化推荐的基础 。
  • 外部市场与行业趋势数据: 整合外部数据源,如来自知衣科技等时尚大数据平台的行业流行趋势、竞品分析、市场流行指数等 。这些数据为系统提供了前瞻性的洞察,帮助推荐结果更具市场前瞻性。
  • 内部ERP/SCM系统数据: 来自企业内部系统的实时运营数据,如当前的库存水平、生产计划、财务信息等 10。这些数据为实时决策提供支持,确保推荐结果的可行性和时效性。

以下表格详细列出了构建系统所需的数据要素与来源:

数据类别 具体数据项 关键意义 数据来源
交易数据 订单号、商品SKU、数量、价格、交货时间、供应商ID、采购员ID 行为数据基础,反映历史合作关系和模式 ERP系统、采购管理系统
供应商画像 公司资质、产能、主营品类、历史绩效(准确率、准时交货率) 静态能力与动态履约表现,关键决策特征 人工录入、SCM系统、第三方征信机构、内部系统KPI统计
商品数据 品类、尺寸、材质、商品描述、图片、设计风格标签 物品属性描述,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是服装行业推荐的核心 商品管理系统、人工标注、图片识别模型
采购员画像 浏览记录、搜索关键词、收藏列表、评分/评价 显式与隐式偏好,用于用户个性化建模 平台日志、用户行为跟踪系统
外部市场数据 行业流行趋势、流行指数、竞品数据 趋势预测,提升推荐结果的新颖性与市场价值 第三方数据服务商、行业报告、爬虫

2.2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工程:从原始数据到模型可读特征

原始数据通常无法直接用于模型训练,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和特征工程。

首先是数据清洗与整合。B2B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遗留系统中,存在格式不一致、数据缺失、重复记录等问题 10。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稳健的ETL(Extract-Transform-Load)流程,将分散的数据汇集到统一的数据湖或数据仓库中,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次是特征提取与转换,这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模型可理解的数值表示的过程。

  • 对于结构化特征 ,例如供应商的准时交货率、订单准确率等定量指标,可以进行归一化或离散化处理。对于供应商所属行业、产品品类等类别特征,可以采用One-Hot编码或更高级的嵌入编码(Embedding) 19。
  • 对于非结构化特征,如商品描述或供应商介绍,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提取关键词和主题;对于服装图片,则可使用计算机视觉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视觉特征向量,用于匹配风格和版型 。

最后,针对B2B场景特有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

  • 特征填充(Feature Filling):在用户-供应商矩阵中,对于那些没有交互记录的空白单元格,可以使用基于项目自身信息的方法进行预填充 20。例如,通过计算供应商之间的特征属性相似度,对未评分项目进行初步的评分预测,从而缓解稀疏性问题 8。
  • 嵌入技术(Embedding):这是深度学习推荐模型的核心。它能够将高维、稀疏的离散ID(如采购员ID、供应商ID)映射为低维、稠密的向量表示 19。这些嵌入向量能够捕捉实体(如供应商)之间的潜在关系,即使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交互数据,也能通过相似性进行推荐。

第三章:模型与算法:构建智能推荐引擎

3.1 核心推荐算法概述:B2B场景的混合模型策略

为了应对B2B场景的复杂性,单一的推荐算法往往难以满足所有需求。因此,一个多算法融合的混合推荐模型是最佳选择 7。

  • 基于内容过滤(CBF):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用户喜欢X,那他也可能喜欢与X相似的Y" 7。在B2B场景中,这意味着如果一个采购员经常与某类供应商合作,系统会推荐那些在产品、资质、规模等方面与之相似的新供应商。CBF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应对新用户和新供应商的冷启动问题,因为其不依赖历史交互数据,只需基于静态属性即可进行推荐 9。但缺点是缺乏惊喜度,推荐结果可能过于局限在用户的已知兴趣圈内 15。
  • 协同过滤(CF):该方法的核心是"与你兴趣相似的人喜欢X,所以你可能也喜欢X" 16。在B2B场景,这意味着系统会根据所有用户对供应商的交易和评价记录,找到那些与目标采购员偏好相似的其他采购员,然后推荐这些相似采购员喜欢但目标采购员尚未接触过的供应商。协同过滤能够发现用户潜在的、自己未曾了解的兴趣点,带来惊喜 15。然而,它对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非常敏感 9。
  • 混合推荐模型(Hybrid Model):鉴于CBF和CF各有优劣,将二者结合的混合模型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它既能利用供应商和商品的丰富属性解决冷启动问题,又能利用历史交易数据发现潜在的合作关系,从而在推荐的准确性、新颖性、多样性等方面取得平衡 7。

3.2 深度学习模型在B2B场景的应用

随着算力和算法的进步,深度学习模型已成为构建高性能推荐引擎的主流选择。

  • 广深模型(Wide & Deep)与DLRM(Deep Learning Recommendation Model) :阿里巴巴与英特尔合作的案例中提及,其核心推荐模型采用了Wide & Deep和DLRM等深度学习模型 6。这些模型非常适合B2B场景中的数据特性:
    • Wide部分:用于处理供应商的静态画像(如资质、行业)和商品品类等"记忆性"特征,能够高效捕获这些特征与推荐结果之间的直接、线性关系。

    • Deep部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采购员-供应商、供应商-商品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并将这些高维稀疏的ID类特征嵌入为低维稠密的向量,从而捕捉更深层次的关联模式 19。

      这种架构确保模型既能利用已知的显式规则,又能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学习隐藏的复杂模式。

  • 神经协同过滤(NCF)与变分自动编码器(VAE-CF) :这些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的强大非线性建模能力,从用户-物品交互矩阵中学习深层模式,从而提升推荐精度 21。
    NCF通过多层感知机(MLP)网络融合用户和物品的嵌入向量,预测用户与物品的交互概率 21。
    VAE-CF则利用自动编码器重构用户-物品矩阵,学习非线性表征,并通过填补缺失值来预测用户偏好 21。

3.3 传统机器学习与规则引擎的补充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规则引擎仍是不可或缺的补充。

  • LightGBM:作为一个高效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框架,LightGBM在处理结构化数据时表现出色,可以应用于二分类(是否推荐)和排序(对候选供应商进行排序)等场景 22。其低内存占用和高训练速度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用于离线特征工程和模型训练。
  • Spark MLlib ALS :ALS(交替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算法 24。它在
    Spark MLlib中的实现使其能够高效地处理大规模的稀疏矩阵,是处理大规模协同过滤任务的经典选择 24。
  • 规则引擎:在项目实施初期或面对冷启动问题时,当模型数据不足以做出有效预测时,可以采用基于规则的推荐作为补充。例如,优先推荐新入驻且资质良好、或在平台上表现活跃的供应商;或直接根据采购员的搜索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

第四章:技术架构:从离线到在线的系统构建

4.1 推荐系统基本架构设计:多阶段工作流

一个典型的AI推荐系统并非一个单一的模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流水线,通常包括数据处理、召回、排序和重排四个核心阶段 2。

  1. 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离线阶段)
    • 该阶段负责收集、处理和整合数据。首先,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接收来自前端的日志数据,包括用户对推荐结果的反馈,例如点击或未点击行为 19。
    • 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日志进行清洗和特征工程,生成新的训练样本。这些样本被写入另一条消息队列,由训练服务器读取以更新模型参数 19。
    • 模型训练通常是一个计算密集型任务,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资源。
  2. 召回(Recall)
    • 该阶段的目的是从海量的供应商库中,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数百个可能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候选供应商。
    • 为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可以采用多种召回策略的组合,例如:
      • 基于内容的召回:通过向量相似度搜索,从商品属性(如服装风格向量)或供应商画像相似度中筛选候选 25。
      • 基于协同过滤的召回:根据相似用户或相似物品找到潜在的合作供应商。
      • 基于规则的召回:例如,根据订单品类、采购历史等硬性规则进行过滤。
  3. 排序(Ranking)
    • 对召回阶段筛选出的数百个候选供应商进行精细化排序。这一阶段使用更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如DLRM),结合更丰富的特征(包括用户特征、供应商特征、上下文特征等),预测最终的交易概率或用户偏好。
    • 排序阶段追求的是高精度,以确保排名靠前的推荐结果最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
  4. 重排(Re-ranking)
    • 在排序结果的基础上,对最终呈现给用户的推荐列表进行调整,以优化非预测性的业务目标。例如,为了避免推荐结果过于单一而导致"信息茧房",可以对已推荐的供应商进行打散,确保品类和风格的多样性 15。此外,还可以考虑新颖性(推荐用户从未接触过的供应商)和惊喜度(推荐超出用户预期的、但又让其满意的供应商)15。

4.2 分布式架构与基础设施

为了支持上述多阶段工作流并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请求,一个健壮的分布式架构至关重要。

  • 存算分离的参数服务器架构 :在推荐系统中,模型的嵌入表(Embedding Table)通常参数量巨大,可能高达数百GB甚至数十TB,占据了模型绝大部分的存储空间 19。为了高效地管理和更新这些参数,最佳实践是采用
    参数服务器架构 19。该架构将模型参数的存储与计算分离,允许多个训练服务器并行地进行梯度计算,并将结果发送给参数服务器进行参数的聚合和更新。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支持超大规模模型的训练和部署。
  • 技术栈选型
    • 机器学习框架 :TensorFlow 25 和 PyTorch 27 是当前的主流选择。
      TensorFlow Recommenders 25 和
      TorchRec 27 都是专门为推荐系统设计的开源库,能够简化开发流程,并提供针对大规模模型训练和部署的优化功能。
    • 大数据处理 :Apache Spark 29 的
      MLlib库 24 或
      LightGBM 22 等工具可用于离线数据处理、特征工程和模型训练。
    • 部署与服务 :训练完成的模型需要部署到生产环境,提供低延迟的推理服务。TensorFlow Serving 25 或
      TorchServe 都是专门用于模型部署的框架,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型吞吐量 25。同时,采用
      Docker和Kubernetes进行容器化部署,可以实现服务的弹性伸缩和高可用性。

第五章:实施与持续优化:保障系统长期价值

5.1 解决方案落地:解决冷启动与数据稀疏性问题

针对B2B场景中常见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确保系统在上线初期即可提供有效推荐。

  • 新供应商冷启动解决方案
    • 内容过滤优先:新供应商入驻时,由于缺乏交易数据,无法进行协同过滤。此时,系统应优先使用基于内容过滤的方法,利用供应商的静态画像(如公司主营品类、资质、产品图片等)作为特征,进行基于相似度的推荐 7。
    • 规则引擎:在数据积累初期,可以结合业务规则,例如对新入驻且资质良好、或在特定领域有专业认证的供应商,给予更高的推荐权重 12。
    • 多维填充:采用基于属性的预测值对稀疏的用户-供应商矩阵进行预处理,例如利用供应商的特征属性信息对未评分项目进行初步预测,从而有效缓解数据稀疏性 8。
  • 新工厂(用户)冷启动解决方案
    • 基于内容过滤:新采购员首次使用系统时,可引导其填写采购偏好(如服装风格、预算等),直接进行基于内容的推荐。
    • 热门推荐:在用户数据积累不足的初期,优先推荐平台上最受欢迎、履约表现最优或交易量最高的供应商 18。

5.2 推荐系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技术与商业价值的融合

一个成功的推荐系统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将技术指标与业务价值紧密结合。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定义与计算 商业意义
离线技术指标 AUC(Area Under Curve) 衡量模型将正样本排在负样本之前的能力,广泛应用于点击率(CTR)等预测模型 18。 衡量模型预测准确性与排序能力。
MAE(Mean Absolute Error) $MAE = \frac{1}{n} \sum_{i=1}^{n} y_i - \hat{y}_i
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n1​∑i=1n​(yi​−y^​i​)2​,对大误差有更强的惩罚。 评估模型对评分的预测精度,尤其关注异常值 26。
在线业务指标 准确度 推荐的供应商是否最终达成了交易 15。 直接衡量推荐结果的有效性与商业价值。
新颖性 推荐的供应商是否是用户此前从未接触过的 15。 避免信息茧房,帮助用户发现新机会。
多样性 推荐列表是否包含了不同品类或风格的供应商 15。 满足用户多样的兴趣点,拓展其采购范围。
惊喜度 推荐结果是否超出了用户的预期,但又让用户感到满意 15。 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B2B特有业务KPI 订单准确率 推荐并促成交易的订单,其信息与实际交付的准确匹配程度。 直接衡量推荐质量和供应商履约能力 14。
准时交货率 推荐并促成交易的订单,其交货时间是否符合预期 14。 衡量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采购效率提升率 采购员完成一次采购任务所需时间的缩短比例。 衡量系统对人工效率的提升。

5.3 模型管理与持续维护:保障系统活力

AI供应商推荐系统并非一次性的项目,而是需要持续维护和优化的。

  • 模型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对机器学习模型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从数据建模、模型开发、部署、监控到再训练和版本控制的全过程 30。
  • 模型监控与性能退化检测:持续监控已部署模型的在线性能,及时发现因市场变化或数据漂移(Data Drift)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30。
  • 自动化再训练与版本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MLOps(机器学习运营)流水线,当模型性能下降时,能够自动利用新的数据进行再训练并部署新版本。同时,妥善管理所有模型版本,以便进行回滚或性能对比 30。

第六章:可行性分析、收益与风险评估

6.1 商业价值量化:AI供应商推荐系统的投资回报

实施AI供应商推荐平台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且多维度的商业价值。

  • 显著提升采购效率:AI能够自动完成供应商的初筛、匹配和分析,将采购员从繁琐的重复性任务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专注于更有价值的战略性工作,如供应商关系管理和成本谈判 3。一项研究表明,AI可将基本采购任务所需时间缩短高达80% 3。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对海量历史数据的分析,AI能够识别成本节约的机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选择,从而降低采购总成本 3。
  • 优化供应链弹性和风险:AI算法可以分析市场趋势和潜在风险(如天气因素、市场波动) 3,提前为采购团队提供洞察,并推荐替代供应商,从而减少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 成功案例借鉴:九州通(一家B2B医药流通企业)在将其B2B系统迁移至云端并采用相关AI技术后,其数据库性能提升了5倍,总拥有成本(TCO)降低了50%,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 32。这证明了AI在B2B供应链领域的巨大价值。

6.2 成本估算

  • 算力资源成本:模型的离线训练需要高核心数CPU或GPU资源 ,在线推理则需要部署高效、可伸缩的服务器集群。这部分成本会根据数据量和模型复杂度而变化。
  • 人力投入成本:主要包括数据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后端开发和运维工程师的薪酬。
  • 技术栈成本:核心技术栈以开源为主(如TensorFlow),但部分商业服务(如云平台、第三方数据服务)也可能产生费用。

第七章:结论与行动建议:构建供应商推荐助手的路线图

AI赋能的供应商推荐系统,是B2B企业从传统采购模式迈向智能供应链的必由之路。它将采购从依赖个人经验的被动行为,转变为由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从而带来可观的商业价值。

为了将这一愿景落地为一套"详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建议采取分阶段、模块化的实施路线图:

  • 第一阶段(短期,3-6个月):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原型开发
    • 核心任务:进行全面的数据资产盘点,打通ERP、SCM等系统,将分散的异构数据汇集到统一的数据湖中。
    • 技术实施:基于供应商静态画像和商品属性数据,开发一个基于内容的推荐原型系统,以解决初期冷启动问题。此阶段无需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快速验证可行性为目标。
  • 第二阶段(中期,6-12个月):模型迭代与系统部署
    • 核心任务:在第一阶段积累的数据基础上,引入协同过滤和深度学习模型(如Wide & Deep),构建召回-排序的多阶段架构。
    • 技术实施:搭建参数服务器架构,并部署基于TensorFlow Serving的在线推理服务。同时,建立MLOps流水线,实现模型训练、部署和监控的自动化。在此阶段,需要着重解决数据稀疏性和异构特征融合的挑战。
  • 第三阶段(长期,12个月以上):持续优化与业务拓展
    • 核心任务:将系统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进行运营。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对模型进行自动化再训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和市场环境。
    • 技术实施:将推荐能力扩展到更多高价值的业务场景,如"大码女装"的风格匹配、预测性库存管理,以及"竞价转款圈商"的实时决策支持。最终,将AI推荐系统打造成驱动企业增长和创新的核心引擎。

通过上述分阶段的实施路线图,企业可以循序渐进地将AI能力引入供应链管理,实现从降本增效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全面转型。

引用

  1. 2023年中国B2B行业研究报告,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pdf.dfcfw.com/pdf/H3_AP20...
  2. 推薦系統- Intel,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intel.com.tw/content/www...
  3. 采购AI:优势和用例| Oracle 中国,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oracle.com/cn/scm/ai-i...
  4. 时尚市场规模,行业份额的AI |预测[2025-2032],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fortunebusinessinsights.com/zh/ai-in-fa...
  5. AI 赋能服装产业链,谷歌引入AI 在线购物工具,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pdf.dfcfw.com/pdf/H3_AP20...
  6. 第四代英特尔® 至强® 助力阿里电商推荐系统性能升级,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intel.cn/content/www...
  7. 什么是协同过滤? - IBM,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ibm.com/cn-zh/think...
  8. 数据挖掘中的推荐算法综述 - CORE,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core.ac.uk/download/41...
  9. 一种解决新项目冷启动问题的推荐算法 - 软件学报,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jos.org.cn/html/2015/6...
  10. 供应链管理(SCM)是什么?| 流程、功能与趋势解析 - SAP,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sap.cn/products/sc...
  11. 知衣-AI助力服装设计时尚搭配轻松搞定 - App Store,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apps.apple.com/id/app/%E7%...
  12. 2.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要求,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jxj.beijing.gov.cn/jxdt/tzgg/2...
  13. 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gxt.guizhou.gov.cn/ztzl/lszz/z...
  14. 如何简化B2B 物流:5 步助你提升物流效率 - DHL,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dhl.com/discover/zh...
  15. 打造工业级推荐系统(七):怎么评估推荐系统的效果? - InfoQ,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infoq.cn/article/hz_...
  16. 协同过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zh.wikipedia.org/zh-cn/%E5%8...
  17. Microsoft 隐私声明,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microsoft.com/zh-cn/priva...
  18. 推荐系统系列之推荐系统概览(上) | 亚马逊AWS官方博客,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aws.amazon.com/cn/blogs/ch...
  19. 13.1. 系统基本组成--- 机器学习系统:设计和实现1.0.0 documentation,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openmlsys.github.io/chapter_rec...
  20. CN105354330A - 一种基于稀疏数据预处理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patents.google.com/patent/CN10...
  21. 什么是推荐系统? | 数据科学| NVIDIA 术语表 - 英伟达,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nvidia.cn/glossary/re...
  22. 什么是LightGBM算法,如何使用 - 阿里云文档,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help.aliyun.com/zh/polardb/...
  23. LightGBM模型案例,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spssau.com/helps/machi...
  24. 用Spark学习矩阵分解推荐算法- 刘建平Pinard - 博客园,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cnblogs.com/pinard/p/63...
  25. 推荐系统| TensorFlow,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tensorflow.org/resources/r...
  26. CN106600302A - 基于Hadoop的商品推荐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patents.google.com/patent/CN10...
  27. TorchRec Overview - PyTorch documentation,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docs.pytorch.org/torchrec/ov...
  28. pytorch/torchrec: Pytorch domain library for recommendation systems - GitHub,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github.com/pytorch/tor...
  29. spark-mllib · GitHub Topics,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github.com/topics/spar...
  30. 模型管理的优势是什么 - 亚马逊云科技,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amazonaws.cn/what-is/mod...
  31.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白皮书,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www.aii-alliance.org/uploads/1/2...
  32. AWS 案例研究:九州通, 访问时间为 八月 31, 2025, aws.amazon.com/cn/solution...
相关推荐
bobz96521 小时前
Virtio-networking: 2019 总结 2020展望
后端
AntBlack21 小时前
每周学点 AI : 在 Modal 上面搭建一下大模型应用
后端
G探险者21 小时前
常见线程池的创建方式及应用场景
后端
bobz96521 小时前
virtio-networking 4: 介绍 vDPA 1
后端
柏油1 天前
MySQL InnoDB 架构
数据库·后端·mysql
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1 天前
Golang time 库深度解析:从入门到精通
后端·go
一只叫煤球的猫1 天前
怎么这么多StringUtils——Apache、Spring、Hutool全面对比
java·后端·性能优化
MrHuang9651 天前
保姆级教程 | 在Ubuntu上部署Claude Code Plan Mode全过程
后端
紫穹1 天前
008.LangChain 输出解析器
后端
苏三说技术1 天前
Token,Session,Cookie,JWT,Oauth2傻傻分不清楚
后端